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絶粮的意思、絶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絶粮的解释

1.断绝粮食。

详细解释

断绝粮食。《论语·卫灵公》:“﹝ 孔子 ﹞在 陈 絶粮,从者病,莫能兴。” 汉 严忌 《哀时命》:“倚踌躇以淹留兮,日饥饉而絶粮。” 清 顾炎武 《赠卫处士蒿》诗:“ 逢萌 既解冠, 范丹 亦絶粮。” 老舍 《四世同堂》三:“ 默吟先生 没说有粮,也没说没粮,而只含混的一笑,倒好像即使已经绝粮,他也不屑于多去注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絶粮”的汉语词典释义与考析

“絶粮”为“绝粮”的异体写法,现代汉语规范字形为“绝粮”。其核心含义指粮食供应完全断绝,陷入无粮可食的困境。以下从词义、结构、文化背景三方面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本义

    “绝粮”指因战乱、灾荒或意外导致粮食耗尽,生存面临危机。

    典源依据:

    《汉语大词典》释“绝粮”为“断绝粮食”,强调其描述生存资源枯竭的状态。

  2. 引申义

    可隐喻经济困顿或资源匮乏,如“公司资金链绝粮”指财务枯竭。


二、结构溯源


三、文化典故与权威例证

“孔子绝粮于陈” 是最著名的历史典故:

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陈国遭围困,七日未食(《论语·卫灵公》。此事亦载于《史记·孔子世家》,成为形容贤者困厄的典型意象。


四、现代规范与使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绝粮”列为规范词形,标注为动词短语,例:“灾区绝粮数日,亟需援助。”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论语·卫灵公》(中华书局点校本)
  3.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4.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以权威出版物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絶粮”(jué liáng)指断绝粮食,多用于描述因困境导致食物供应中断的情况。以下是该词的详细解析:

  1. 基本释义
    词义为“断绝粮食”,常见于描述人或群体因战争、灾荒或困境导致无法获得食物。读音为jué liáng,注音符号为ㄐㄩㄝˊ ㄌㄧㄤˊ()。

  2. 出处与典故

    • 《论语·卫灵公》记载:“在陈絶粮,从者病,莫能兴”,讲述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陈国断粮的典故,成为经典用例()。
    • 汉代严忌《哀时命》中“日饥饉而絶粮”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词义()。
  3. 用法与示例

    • 古代用例:如清代顾炎武《赠卫处士蒿》诗“范丹亦絶粮”,描述历史人物因贫困断粮的境遇()。
    • 现代用例:老舍《四世同堂》中“默吟先生……不屑于多去注意”暗含绝粮的困境,体现词义的延续性()。
  4. 相关文学作品
    宋代袁说友的诗词《绝粮》以“旧索长安米,今无负郭田”描绘断粮的困顿,成为文学化表达的代表()。


该词兼具历史厚重感和文学表现力,常用于描述极端生存状态或隐喻资源匮乏的困境。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隐班车保温宝焰碑贴变例表面化蚕茧纸残刑长笑赤斾楚棘出声邓艾吃典座牒牒定着斗量房地产市场访募革役獦蚤罐底挂舌故掾坏料假根笳鼓之徒剪夷绞缬浃行金坡积习难除稽淹涓洁鞠躬尽力举目空头交易浪荡子狼火懒设设刘三妹纶竿马垛免解进士俛眉木朴睦亲便旋譬于穷滴滴屈申折耗盛族受嬗蒜颗脱鈎无贰霞峯象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