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无德的意思、无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无德的解释

(1).谓言行不合社会的准则和规范;没有德行。《左传·闵公二年》:“无德而禄,殃也。”《国语·晋语九》:“君子哀无人,不哀无贿;哀无德,不哀无宠。”《史记·龟策列传》:“渔者利其肉,寡者贪其力,下为不仁,上为无德。”

(2).指无德行之人。《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鬼神不顺无德,灾殃将及吏人,朕甚惧焉!”

(3).不用感恩。《管子·明法解》:“以法诛罪,则6*民就死而不怨;以法量功,则6*民受赏而无德也。”

(4).见“ 无德而称 ”。

(5).见“ 无得 ”。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无德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无德”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无德”指缺乏道德修养,言行不符合社会准则和规范的人或行为。其核心在于强调对道德准则的缺失,如《左传·闵公二年》提到“无德而禄,殃也”,警示无德者获取利益会招致灾祸。


二、详细解析

  1. 社会规范层面
    指个人行为违背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例如损人利己、背信弃义等。
    《国语》中“哀无德,不哀无宠”进一步说明,古人更重视道德缺失而非物质匮乏。

  2. 哲学延伸
    在《道德经》中,“无德”被解释为偏离“德”的基本属性。例如“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指若行为仅停留在形式而失去道德本质,则仍属“无德”。

  3. 分类与关联概念
    与“失德”“缺德”等词不同,“无德”更强调根本性的道德缺失,而非暂时或部分的道德瑕疵。


三、用法示例


四、总结

“无德”既是对个人品行的否定评价,也蕴含传统文化中对道德准则的重视。其内涵从具体行为规范延伸至哲学思辨,需结合语境理解。更多古籍原文可参考《左传》《道德经》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无德》的意思

《无德》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无”表示没有,缺乏,而“德”指的是道德、品德。因此,整个词语的意思指的是缺乏道德、没有品德。

拆分部首和笔画

《无德》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无”和“德”。“无”这个字的部首是一,总共有四笔;而“德”这个字的部首是彳,总共有六笔。

来源

《无德》一词来源于古代经典之一《论语》中的一句话:“无德而称人者。”这句话的意思是指那些没有品德而自称有德的人。

繁体

《无德》这个词在繁体中的写法仍然是“无德”,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根据古代字典《说文解字》的记载,字形有所差异。但是无论古字形如何变化,字义和词意都保持一致。

例句

1. 他行为不端,为人所唾弃,真是一个无德之人。

2. 古人常说:“有德者能立,无德者必倾。”意思是指有品德的人能够站稳,而没有品德的人则注定会失败。

组词

无恶不作、无辜、无异议、无私、无人喜欢。

近义词

无品德、无道德、缺德、不道德。

反义词

有德、有品德、道德。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