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峭峻的意思、峭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峭峻的解释

(1) [perpendicular]∶高峻陡直

山势峭峻

(2) [stern]∶刚直严峻

他聪慧而峭峻,刚毅而深沉

详细解释

(1).高峻陡直。《汉书·严助传》:“其入中国必下领水,领水之山峭峻,漂石破舟,不可以大舩载食粮下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铁门》:“ 铁门 者,左右带山,山极峭峻。”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初入谷,路甚艰,两厓夹峙峭峻。” 魏巍 《东方》第二部第一章:“山陡路险,一边是峭峻的陡壁,一边是望不到底的黑魆魆的深涧。”

(2).严厉苛刻。《后汉书·冯衍传下》:“澄德化之陵遟兮,烈刑罚之峭峻;燔 商鞅 之法术兮,烧 韩非 之説论。”

(3).刚直严正;刚劲挺拔。 唐 韩愈 《感春》诗之四:“ 孔丞 别我适 临汝 ,风骨峭峻遗尘垓。”一本作“ 峭峭 ”。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拟古乐府,如《郊祀》《房中》,须极古雅,发以峭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峭峻”是汉语中形容山势险峻陡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语义演变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义解析 “峭”本义指山体陡直险要,《说文解字》释为“峭,陵也。从山,肖声”,强调垂直高度带来的视觉压迫感;“峻”则侧重形容山势高耸险恶,《玉篇·山部》载“峻,高也,险也”,二字组合后形成程度加深的并列结构。在中国地理志书《水经注》中,常见“峭峻连天”“峭峻不可攀援”等描述,特指山体垂直角度超过60度、难以攀登的地貌特征。

二、引申义发展 在文学语境中,该词衍生出三重内涵:

  1. 自然景观:如柳宗元《永州八记》描写“其石之突怒偃蹇,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中“嵚然”即与“峭峻”语义相通
  2. 人物性格:清代《古文观止》评韩愈文章“峭峻如断崖”,喻指文风刚健峻拔
  3. 抽象概念: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用“理之峭峻”形容道德准则的不可逾越性

三、权威辞书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032页明确标注:

  1. 形容山势高而陡:峭峻的山崖
  2. 比喻严峻苛刻:峭峻的神色

该词在《汉语大词典》中被归入地形描写类词汇,与“嶙峋”“巉岩”构成近义词系,但“峭峻”更强调垂直维度的险要特征。在《唐诗三百首》地理意象统计中,该词出现频率达17次,多用于描绘巴蜀、陇西地区的地貌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峭峻”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可从自然景观和人物性格两方面解析,具体如下:

一、自然景观

  1. 高峻陡直
    形容山势或地形险峻陡峭。例如:
    • “领水之山峭峻,漂石破舟”(《汉书·严助传》)。
    • “铁门者,左右带山,山极峭峻”(玄奘《大唐西域记》)。
      此义项强调山体的险要与不可攀越,常见于古籍中对险要地形的描述。

二、人物性格或风格

  1. 刚直严峻
    指人性格坚毅、严肃,如“他聪慧而峭峻,刚毅而深沉”()。
  2. 严厉苛刻
    用于形容刑罚或制度严酷,如“烈刑罚之峭峻”(《后汉书·冯衍传》)。
  3. 风骨刚劲
    在文学中可指文风或品格的刚正挺拔,如韩愈诗句“风骨峭峻遗尘垓”()。

三、其他用法

“峭峻”既可用于具象的自然景观,也可抽象表达性格、制度或艺术的刚直与严苛。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但核心始终围绕“陡峭”与“严峻”展开。

别人正在浏览...

哀石白话八股宝跗拨喇喇膊鱼充壮窗谊传授除息储跱粗忽到口堤山对牀夜语发棵飜飜关发官虎吏狼过饮行帮黑鸟婚启记籍九僧技痒刊授来思敛散吏干灵凫鲁连书轮对逻弋屡复緑盐靡遑牛鬼蛇神碰柜酒弃旧怜新衾被七緵布羶食慎狱十二生肖释解水晶灯笼殊述思意讼曲探肠铁窗风味湍怒退潮退舍蓊蔼下本儿相角贤惠闲账嚣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