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十二肖 ”。
十二生肖的汉语词典释义与文化解析
一、基本定义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是以十二种动物对应地支纪年的一种传统符号系统。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其指代“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种动物,用于标记出生年份,形成循环周期【1】。此体系源于中国古代天干地支历法,动物顺序固定,每十二年轮转一次,如子年属鼠、丑年属牛,依此类推【2】。
二、历史渊源
十二生肖的雏形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东汉王充《论衡·物势篇》已记载“寅木也,其禽虎也……亥水也,其禽豕也”,证实生肖与地支的对应关系在汉代基本定型【3】。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的《日书》,则发现更早的生肖记载(缺龙),印证其形成不晚于战国末期【4】。学界普遍认为,生肖文化融合了华夏族图腾崇拜、北方游牧民族纪年法及中亚文化元素,经长期演变而成【5】。
三、文化象征与民俗寓意
每类生肖动物均承载独特文化内涵:
生肖还与五行结合(如“火虎”“土猪”),衍生命理学说,影响婚姻配对、取名习俗等【9】。
四、社会应用与当代传承
生肖广泛应用于历法、节气、民俗节日及艺术创作。例如农历“牛年春节”“蛇年邮票”等表述,成为文化身份标识。2010年“中国生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凸显其活态传承价值【10】。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
【2】《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
【3】王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再版.
【4】《云梦睡虎地秦简》,文物出版社,1981年.
【5】李零《中国方术考》,中华书局,2006年.
【6】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本.
【7】《尔雅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8】黄寿祺《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9】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www.ihchina.cn.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用于纪年、象征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体系。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十二生肖包含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按固定顺序循环,每12年为一周期。每个生肖对应一个地支,如子鼠、丑牛、寅虎等。除龙为神话动物外,其余均为古代农业社会常见生物。
生肖 | 核心象征 | 文化寓意 |
---|---|---|
鼠 | 智慧、繁衍 | 生生不息,家业兴旺 |
龙 | 权力、祥瑞 | 惩恶镇邪,国泰民安 |
马 | 自由、勇往直前 | 生命不息,热情奔放 |
猴 | 机智、灵活 | 驱邪纳福,活力创新 |
如需了解完整生肖象征意义或具体民俗典故,可参考、等来源。十二生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至今仍在艺术、文学、民俗等领域持续焕发活力。
百感白民国八师边干财绅谄颜斥土帝事飞砂扬砾逢吉丁辰逢时遇节风烛服假害身黑单华封三祝护守夹脑风监锢兼葭秋水兼山坚贞不屈荆刘拜杀纩绵枯梗浪客雷峰夕照鹿鼎记满面春风毛蓝布蜜蠭魔棒闹茸茸逆臣平谈窃窃私议旗舰清济轻裘缓带黥刑祈向拳跽曲畅容假戎将软柔柔上荨沙蔘诗坛衰废衰条霜茎太平无事替续器玩花招文轩文诌诌诬禄衔尾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