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depressed]∶形容消沉,没有生气
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索莫与先异。——《乐府诗集·鲍照·拟行路难》
(2) [desolate]∶寂寞萧索
山上杂草丛生,异常索寞
索寞红芳又一年,老郎空解惜春残。——宋· 王禹偁《暮春》
(3) 也作“索莫”、“索漠”
见“ 索莫 ”。
1. 词义解析
“索寞”是形容词,指人因孤独、失落或环境冷清而表现出的寂寥、消沉状态。核心含义包含两层:
2. 词源与演变
该词最早见于魏晋文学,“索”取“离散、空乏”之意(《说文解字》:“索,草有茎叶可作绳索”),“寞”表寂静(《玉篇》:“寞,静也”)。唐宋诗词中广泛使用,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中隐含的索寞心境。
3. 近义词辨析
4. 权威词典释义
“形容寂寞冷落,没有生气;神情沮丧。”
“寂寥冷落;颓丧消沉。多用以形容人物心境或景象。”
5. 文学典例
“夕波红处近长安,吴楚东南坼未安。
索寞渔舟千嶂里,萧条旅思万云端。”
(刻画舟行江上的孤寂景象)
“索寞孤山夜月明,寒香浮动竹篱清。”
(描写月下梅花的清冷意境)
6. 语用特征
现代汉语中多用于书面语,常见于文学描写或情感表达,如:
“索寞”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指人因失意或孤独而表现出情绪低落、缺乏生气的样子。
例句:
多用于描绘自然或场景的荒凉寂寥。
例句:
如需更全面的诗词用例或不同语境分析,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
百世之师保不齐卑鄙边陇薄伐丑态毕露寸斩得己电唱头定谳放翁词繁要法执粉笔丰年祭凤团光天官规管家禾苗欢闻歌绘本昏殆降娄蹇视高步基本建设寄当归金刚藏净手井隧津浦铁路九头纪絶走鹿园莽大夫末用捏两把汗破族扑剪清虑热辣箬帽赊卖时训手勅守形说到点子上说喈天人合一头角挽角闻风而至鼯穷五四运动陷击小葱销靡萧丘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