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艾服的意思、艾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艾服的解释

(1).《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 陈澔 集说:“古者四十始命之仕,五十始命之服官政。”后因称五十而作官从政,预闻邦国之大事为“艾服”。 宋 郑侠 《观孔义甫与谢致仕诗有感》诗:“古人涖官政,五十曰艾服。”

(2).指五十之年。 北周 王褒 《太保尉迟纲碑铭》:“年踰艾服,任隆台袞。”

(3).泛指从政。《晋书·郑冲传》:“艾服王事,六十餘载。”

犹艾韠。艾,通“ 刈 ”。 南朝 梁 任昉 《为王金紫谢齐武帝示皇太子律序启》:“化澄上业,草缨垂典,教清中世,艾服惩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艾服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一、本义:指五十岁年龄的代称

源于《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服官政。"

二、引申义:指年长者的仕宦经历

后世文学作品中,"艾服"延伸为形容年长者担任官职的状态。

例如苏轼《赐新除守尚书右仆射范纯仁辞免恩命不允批答》:"虽屡辞于艾服,冀深察于予衷。"(《苏轼文集》卷四十二),此处以"艾服"暗喻范纯仁的资历与官职身份。


权威参考来源:

  1. 《礼记·曲礼上》(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7卷"艾"字条)
  3.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本,"艾服"词条)
  4. 《苏轼文集》(中华书局校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艾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释,主要依据不同文献和语境有所差异:

1.指五十岁从政()

源自《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陈澔集解称古人五十岁可参与国家政事,故“艾服”特指五十岁开始担任官职、处理邦国大事。例如北周王襃的碑文“年逾艾服”即指年龄超过五十岁。

2.代指五十岁年龄

由第一条引申而来,直接以“艾服”指人五十岁的年纪。如《晋书》中“艾服王事,六十余载”中的“艾服”即年龄与任职的双关表达。

3.泛指从政或任职

部分文献(如、5)将“艾服”扩展为广义的“从政”或“服劳于王事”,不严格限定年龄,例如《晋书·郑冲传》中“艾服王事”即强调长期为官。

4.象征性刑罚()

少数释义提到“艾服”为古代刑罚,即割去犯人衣物的蔽膝部分,象征宫刑。此解释多见于网络词典(如汉典、百度百科),但权威古籍中较少见,可能属引申或讹传。


综合建议

别人正在浏览...

百眼橱邦良半晌鞭督比类合义布闻恻怅诚恕尺二出入境蹙击东方学士断路夺得繁夥番木瓜返御丰颔附设扶卫鬼戎寒凉吼掷缓狱拣发进牍竞竞进侍讥谭决语酷厉蛎灰六仪詈夷为跖马毛蝟磔曼陁磨旋腻味泡蘑菇前途琼姬任器塞令散楚省场蜃墙守方似曾损弃唐书天浆题字蜗涎雾鬣详说县人笑比河清晓鬯霄旰新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