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活校的意思、活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活校的解释

按照原稿校对,同时检查原稿有无错误、缺漏,叫活校(区别于‘死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活校"是出版校对领域的一个专业术语,指校对人员在处理校样时,在发现原稿存在明显错误或有疑问之处时,不仅标注出来,还依据可靠资料或专业知识直接在校样上进行修正或提出修改建议的校对方式。它与严格按照原稿校对、不做任何改动的"死校"相对。

其详细含义与应用如下:

  1. 核心定义与目的:

    • "活校"的核心在于"活",即灵活处理、主动作为。它要求校对者不机械地死守原稿文字,而是凭借自身的知识储备、工具书查阅和逻辑判断,对原稿中存在的错漏(如错别字、语法错误、知识性错误、逻辑矛盾、事实错误、引文错误、体例不统一等)进行修正或质疑。
    • 目的是消灭一切差错,提高出版物的质量,确保内容的准确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它是对原稿质量的二次把关和提升。
  2. 应用场景与优势:

    • 处理存疑之处:当校对者发现原稿中某处表述不清、前后矛盾、或疑似有误时,通过查证权威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专业词典、标准规范等)、参考书或可靠资料后,在校样上直接修正或标注建议。
    • 修正明显错误:对于显而易见的错别字、标点符号误用、常识性错误等,校对者可以直接修改。
    • 统一体例格式:确保全书的人名、地名、术语、数字用法、图表格式等保持一致。
    • 优势:能更有效地发现和纠正原稿中的深层次错误,弥补作者和编辑可能存在的疏漏,显著提升最终出版物的编校质量。
  3. 与"死校"的区别:

    • 死校:要求校对者严格忠实于原稿,只负责发现并标注校样与原稿之间的差异(排版错误),不得改动原稿内容,即使原稿有错也仅标注疑问。其职责是"核红"(核对排版是否按原稿修改)和"对形"(核对字形)。
    • 活校:在保证校样与原稿一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主动修正原稿本身的错误。其职责是"对形"更要"对意"(核对内容是否正确)。
  4. 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 依据充分:修改必须有据可依,通常需查阅权威的辞书、标准、典籍或公认的专业资料。不能凭个人感觉或不确定的记忆随意改动。
    • 质疑明确:对于无法确定或需作者、编辑确认的问题,需用特定校对符号(如打问号)清晰标注疑问,并尽可能提供修改建议和依据。
    • 尊重原稿:活校并非随意篡改作者原意。对于涉及观点、风格、表达方式的改动需极其谨慎,重大修改或存疑之处必须提请编辑或作者定夺。
    • 保留痕迹:在校样上的修改和质疑必须清晰、规范,使用标准的校对符号,以便后续环节(编辑、作者)审核。
    • 适用范围:活校常用于对质量要求高的出版物,如学术著作、教材、工具书、古籍整理等。有时出版社也会根据书稿性质和编辑加工深度,明确要求采用活校或死校。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活校”是校勘学中的一种方法,与“死校”相对,主要指在核对原稿时不仅校对文字,还需主动检查原稿本身的错误或疏漏。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定义

活校指校对过程中不仅机械对照文本,还需判断原稿内容的合理性,甚至修正原稿错误。例如,当发现原稿存在逻辑矛盾或事实错误时,校勘者需主动提出修正,而非单纯记录差异。

二、与死校的区别

  1. 死校:以不同版本互相对照,仅标注差异而不做判断,如西汉刘向校书时采用的“一人持本,一人读书”方法。
  2. 活校:在无其他版本可参考时,依据知识体系推断原稿错误,如发现历史事件时间矛盾时主动修正。

三、应用特点

四、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籍整理、孤本修复等缺乏多版本参照的情况。例如校勘仅存的手抄孤本时,需通过活校弥补版本缺失的问题。

提示:“校”字在此语境中读作jiào,特指核对、订正的动作(见)。如需了解具体校勘案例,可参考文献学专业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爱国主义鼇鱼避乡不比长姣瞅紧雠嫌村酤丹顶跌误嘀里嘟噜讹语梵墖费唇舌封护風鴉付账钢索高材疾足耿悒怪慑广汉羌观光鸿畅换鹅夾囊监仆己方箕箙离易路台马桶面糊冥思苦想牧草拿一手内军凝酥辟远清静青骡青斾青眼客衾窠冗余设念师船失惊倒怪霜飙爽笏谁行説法岁罔袒左铜壶滴漏外委外邪晚晌小小不言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