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寻求奇特语句或杰出人才、奇异事物。 唐 司空图 《争名》诗:“争名岂在更搜奇,不朽纔消一句诗。” 明 黄周星 《登洞庭西山缥缈峰放歌》:“我来终是苦骄阳,搜奇讨胜空徬徨。” 清 戴名世 《<傅天集>序》:“今天子仁圣,迈於 成周 ,搜奇拔滞,鑾舆所至,无遗贤焉。” 汪辟疆 《<集异记>叙录》:“此书虽为小説家言,然 唐 宋 以来,其所以流传不废者,实以文辞雅饰,搜奇述异,雋永可观。”
“搜奇”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搜奇”指寻求奇特语句、杰出人才或奇异事物,强调对独特、罕见元素的探索与追求。例如唐代司空图的诗句“争名岂在更搜奇,不朽纔消一句诗”,即通过“搜奇”表达对文学创新的追求。
古代文学中,“搜奇”常用于描述创作或治学态度:
现代语境下,“搜奇”可能带有贬义,如“搜奇猎艳”批评为吸引眼球而刻意追求猎奇内容,导致作品低俗化。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褒贬。
“搜奇”可与其他词组合,如“搜奇索古”(搜集奇异事物与古代文化),但需注意权威性较低的来源需谨慎参考。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中的具体用例,可查阅、4的古典文献分析。
搜奇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拆分部首是扌和奇,拆分笔画为6画。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着繁体和简体之分。繁体字“搜”写作「搜」,由扌(手)和叟(古代称呼男子的字)组成,表示用手去寻找。繁体字“奇”写作「奇」,由大(一种古代图像中的器物)和大(表示形状或意义的古代形),表示罕见或特殊。
搜奇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寻找罕见或特殊的事物。举个例子,在一座博物馆的展厅里,一个观众可能会搜奇一些珍贵的艺术品或考古文物。
这个词语的例句如下:
他总是喜欢搜奇,不愿意局限于常规的事物。
搜奇这个词语可以组成下面几个相关的词语:
1. 搜寻:指用手或其他工具去寻找特定的事物。
2. 奇特:形容与众不同的、罕见的事物。
3. 搜集:指把不同地方找到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与搜奇意思相近的词语是“寻奇”,表示寻找罕见或特殊的事物。
与搜奇意思相反的词语是“平凡”,表示普通、常见的事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