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克己奉公的意思、克己奉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克己奉公的解释

[serve the public without thought of advantage to oneself;repress the private for the public] 克服私心,严于律己,以公事为重

详细解释

约束自己,以公事为重。《后汉书·祭遵传》:“ 遵 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輒尽与士卒,家无私财,身衣韦絝,布被,夫人裳不加缘。” 毛6*6*《中国共6*6*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


同“ 克己奉公 ”。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北史·尧暄传》:“ 暄 前后从征及出使检案三十许度,皆有剋己奉公之称。”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克己奉公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克己奉公”是由“克己”与“奉公”组成的成语,指严格约束个人私欲,以公事为优先准则。《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克制私心,严守公共道德规范”,强调个体在社会责任与个人利益间的取舍关系。从构词角度分析,“克”为克制、约束,“己”指自身,“奉”是遵循、执行,“公”包含公共利益与集体事务双重含义。

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记载东汉将领祭遵廉洁奉公的事迹。宋代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延伸其义:“克去己私以尽天理”,赋予其理学层面的道德修养内涵。现代语境中多用于描述公职人员、党员干部等群体的职业操守,《汉语大词典》特别标注其适用场景包含“处理公共事务时应持的态度”。

典型用例可见杨朔《三千里江山》:“他克己奉公,把多年积蓄捐给国家买飞机”,展现个人利益让位于国家需求的行为范式。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中指出,该成语的语义重心在“公”字,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

网络扩展解释

“克己奉公”是一个褒义成语,指严格约束个人私欲,以公共事务为重,强调个人为集体利益奉献的精神。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与结构

二、出处与典故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四、用法与场景

五、示例与延伸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故事或具体语境用法,可参考《后汉书》原文或相关历史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抱令守律宝重边屯尘虑尘涨吃箇蝨子留只脚充虚储吏丹室刀靶打鸭子上架敌产斗艸飞鸢凤闱風致棼橑纷乱如麻肤凑负轭弗靡富郑公犷烈滚落古篆狠鸷红运晃耀交佩镜囊酒衣魁士礼节骊戎马缨花灭没明廉暗察平涧品茗扑责铅条穹秩器刃秋觐缺如入禁闪榆渗金事用霜晚私理松枝麈陶气透索遗秉文章憎命遐窥萧远谐惬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