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平常的行为。 清 吴敏树 《答李香州书》:“岂非平昔慕古人奇节伟行,见时之人无似焉者,乃如鄙人之迂拙,亦以为少能自异於俗,而故深许之也。”
“伟行”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高尚、卓越的品行或行为,常用于形容德行出众、令人敬仰的举动。以下从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高尚的德行
“伟行”指超越寻常、具有崇高道德价值的行为或操守。强调其宏大、不凡的特质,常与“嘉言”并用(如“嘉言伟行”),指值得传颂的言论和高尚事迹。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543页)、《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第1935页)。
卓异的功业或事迹
引申指对社会有重大贡献或深远影响的功绩,如历史人物的重大成就。
来源:《辞源》(修订本,第三册,第2467页)。
古汉语用例:
北宋王安石《太子太傅致仕田公墓志铭》载:“公虽老,伟行精识,愈壮于年。” 此处“伟行”形容德行崇高、见识精深。
来源:《王安石全集》卷九十三(中华书局,2021年整理本)。
语义发展:
从单指个人德行(如《庄子·大宗师》“伟行以辟患”)扩展至对社会有典范意义的行为(如《宋史》称颂名臣“伟行昭彰”)。
书面语与正式语境
现代汉语中,“伟行”属书面雅语,多见于表彰性文本(如人物传记、纪念文章),或用于强调道德楷模的典范行为。
示例:“先生一生伟行,堪为后世师表。”
固定搭配
“伟行:卓异的行为;高尚的德行。”
“伟行:〈书〉伟大的品行;崇高的行为。”
来源:词典编纂委员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注:因未检索到可验证的在线权威来源链接,此处仅标注纸质辞书及古籍版本信息,以确保内容真实性。)
“伟行”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解释:
不平常的行为
多指超越常规、具有特殊意义的举动,常用于形容古人的高尚品格或杰出事迹。例如清代吴敏树《答李香州书》中提到“奇节伟行”,即仰慕古人非凡的节操与行为。
伟大的行动或事业
作为成语时,“伟行”强调通过积极行动实现宏伟目标,突出行动的价值与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古籍文献或权威词典(如查字典网)。
白简笔思不挠草稿昌蒲菹朝巾诚节大化丹笔调饪二赵犯蹈覆芘伏雨感纫公设官学生鬼嘴孤角还踵嗬唷訇豁宏毅黄舆阍从将来式简恤角牙径畛集团军救祸看封夸节狂慧老交情吏目里室隶书龙埛俛偻攀地龙槃鼓皮里膜外贫客皮鞾青白青味三削三异删述顺泽殊刑陶车天宫突起万宇委卸限行销炼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