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守节不移的意思、守节不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守节不移的解释

坚守节操而不改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守节不移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汉语成语,形容人坚守节操和信念,在任何情况下都毫不动摇。以下从词典释义、结构分析、文化内涵及现代意义四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词典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记载,“守节不移”指“坚守节操而不改变”。其中:


二、结构解析

  1. 语义构成

    该成语属并列结构,“守节”与“不移”互为补充:

    • 守节:动词性短语,强调主动持守道德准则。
    • 不移:形容词性补充,强化态度的绝对性。
  2. 语法功能

    多作谓语或定语,例:“他守节不移,拒受贿赂”(谓语);“守节不移的志士”(定语)。


三、文化内涵

其核心思想源于儒家伦理:

  1. 道德坚守

    如《孟子·滕文公下》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对原则的绝对忠诚。

  2. 历史典范

    汉代苏武牧羊十九年持节不屈,南宋文天祥就义前作《正气歌》,均为“守节不移”的具象化体现。


四、现代意义

在当代语境中,该成语适用于: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3. 许嘉璐主编. 《中国古代礼俗辞典》.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1.

网络扩展解释

“守节不移”是一个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守节不移”指坚守节操、志向或原则,不因外界压力或诱惑而改变。其中“守节”强调保持气节,“不移”表示坚定不移。该词常用于形容人在道德、信仰或忠诚方面的坚定态度。

2. 出处与典故
最早出自西汉刘向《新序·节士》:“子为父死无所恨,守节不移,虽有鈇钺汤镬之诛而不惧也。”。后《三国志》裴松之注中也有引用,描述人物因坚守原则而被贬谪的史实。

3. 用法与语法

4. 例句参考

5. 发音与结构

通过以上分析,可全面理解该成语的语境与内涵。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新序》《三国志》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案览按捺不下巴都儿巴焦板蓝版税抱疹别苑碧瑶树不愤不启不屈常年累月存劳点菜點句递衰短见薄识顿穷访览凫卢貂灌醉寡小君硡峒昏霭监趣嘉庆嘉禧经纬仪经筵亢宠魁颀帘试离心隆庆路员慢葬木酪裒沓勤慎全免让烟日冕肉眼凡胎入身三十六国设卫事无大小霜府睡味天付良缘褪落土难王杀晚色帷笫文无陿陋相沿成俗崄难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