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尋求奇特語句或傑出人才、奇異事物。 唐 司空圖 《争名》詩:“争名豈在更搜奇,不朽纔消一句詩。” 明 黃周星 《登洞庭西山缥缈峰放歌》:“我來終是苦驕陽,搜奇讨勝空徬徨。” 清 戴名世 《<傅天集>序》:“今天子仁聖,邁於 成周 ,搜奇拔滞,鑾輿所至,無遺賢焉。” 汪辟疆 《<集異記>叙錄》:“此書雖為小説家言,然 唐 宋 以來,其所以流傳不廢者,實以文辭雅飾,搜奇述異,雋永可觀。”
“搜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搜奇”指尋求奇特語句、傑出人才或奇異事物,強調對獨特、罕見元素的探索與追求。例如唐代司空圖的詩句“争名豈在更搜奇,不朽纔消一句詩”,即通過“搜奇”表達對文學創新的追求。
古代文學中,“搜奇”常用于描述創作或治學态度:
現代語境下,“搜奇”可能帶有貶義,如“搜奇獵豔”批評為吸引眼球而刻意追求獵奇内容,導緻作品低俗化。使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褒貶。
“搜奇”可與其他詞組合,如“搜奇索古”(搜集奇異事物與古代文化),但需注意權威性較低的來源需謹慎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中的具體用例,可查閱、4的古典文獻分析。
搜奇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拆分部首是扌和奇,拆分筆畫為6畫。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着繁體和簡體之分。繁體字“搜”寫作「搜」,由扌(手)和叟(古代稱呼男子的字)組成,表示用手去尋找。繁體字“奇”寫作「奇」,由大(一種古代圖像中的器物)和大(表示形狀或意義的古代形),表示罕見或特殊。
搜奇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尋找罕見或特殊的事物。舉個例子,在一座博物館的展廳裡,一個觀衆可能會搜奇一些珍貴的藝術品或考古文物。
這個詞語的例句如下:
他總是喜歡搜奇,不願意局限于常規的事物。
搜奇這個詞語可以組成下面幾個相關的詞語:
1. 搜尋:指用手或其他工具去尋找特定的事物。
2. 奇特:形容與衆不同的、罕見的事物。
3. 搜集:指把不同地方找到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與搜奇意思相近的詞語是“尋奇”,表示尋找罕見或特殊的事物。
與搜奇意思相反的詞語是“平凡”,表示普通、常見的事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