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候钟的意思、候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候钟的解释

指时钟、自鸣钟。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天主堂》:“其国俗工奇器,若……候鐘,应时自击有节。”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候钟”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候钟”指的是时钟或自鸣钟,特指能自动报时的钟表装置。该词最早见于明代文献《帝京景物略·天主堂》,描述西方传教士带入中国的精密机械钟表。例如:

“其国俗工奇器,若……候鐘,应时自击有节。”

二、词语结构

三、历史背景

明代后期,欧洲传教士(如利玛窦)将自鸣钟引入中国,这类钟表因能精准报时,被称为“候钟”。其名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机械计时器的新奇与重视。

四、其他可能的解释

需注意的是,部分资料(如)提到“候钟”作为成语,意为“等待时机”。但此用法较为罕见,且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误传或衍生义,建议以“自鸣钟”为常用含义。

五、发音与注音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帝京景物略》原文或明代中西科技交流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候钟

候钟(hòu zhōng)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候”和“钟”两个字组成。

候(hòu)的部首是人,总笔画数9,拆分部首后的部首是“亻”,主要含义有等待、等候的意思。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候的字形稍微有所不同,由土和又两个部分构成。

钟(zhōng)的部首是金,总笔画数10,拆分部首后的部首也是“亻”,主要含义有古代计时仪器、响声、宣告等。

候钟本义是古代宣告时间的一种方式。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古代中国的时间观念主要是借助一些特殊设施以及宣告器来传达时间的信息。而“候钟”具体指的是用钟来宣告时间,并告知人们应该进行何种活动的。这在古代社会特别是农耕社会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候钟的例句:

1. 古代候钟是人们的时间信使。

2. 在古代,候钟的响声告知人们正午已到。

3. 那座古老的庙宇里,悬挂着一只巨大的候钟。

与“候钟”相关的组词有:候船、候车、等候、宣告等。

近义词有:报时钟、计时钟。

反义词有:迟到、耽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