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宋词的意思、宋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宋词的解释

宋 代人填写的词。词起于 唐 代,至 宋 为全盛时期,小令中调之外,更增长调。 宋 代填词名家最多,作品亦极丰富,故文学史上常与 唐 诗并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宋词是中国宋代(960-1279年)盛行的一种诗歌体裁,是继唐诗之后古代汉语文学的重要形式。其核心特征为“倚声填词”,即按照固定的词牌名(如《水调歌头》《念奴娇》)规定的字数、平仄、押韵格式进行创作,兼具文学性与音乐性。

从结构上看,宋词主要分为两类:

  1. 小令:篇幅短小,通常在58字以内,如李清照《如梦令》
  2. 长调(慢词):结构复杂,可达百字以上,以柳永《雨霖铃》为代表

艺术流派上形成两大分支:

词学理论典籍《词源》(张炎著)系统记载了宋词的创作规范,现代权威工具书《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宋代人创作的词,与唐诗并称,标志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现存宋词作品超两万首,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全宋词》为集大成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宋词是中国宋代(960-1279年)盛行的文学体裁,与唐诗并称中国古代文学双绝。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起源

宋词是一种音乐文学,起源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极盛于宋代。它最初是配合乐曲填写的歌词,因此又称“曲子词”“乐府”或“长短句”。其句子长短不一,便于歌唱,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二、体裁特点

  1. 音乐性:与音乐直接关联,词牌(如《水调歌头》《念奴娇》)决定曲调格式,包含平仄、字数等固定规则。
  2. 结构灵活:分单调、双调、三叠等形式,段落称为“片”或“阕”。
  3. 题材侧重:以抒情为主,多描写爱情、自然、离别等情感,语言细腻婉约。

三、主要流派

  1. 婉约派

    • 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周邦彦。
    • 特点:内容侧重儿女情长,结构缜密,音律和谐,风格柔美。
  2. 豪放派

    • 代表词人:苏轼、辛弃疾。
    • 特点:题材广阔,气象恢弘,突破音律限制,融入诗文手法。

四、历史地位

宋词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的明珠”,与唐诗、元曲并列,代表宋代文学巅峰。现存宋词作品约两万首,收录于《全宋词》等典籍,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词人或作品,可参考《全宋词》或相关文学史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鞍鞿变幻无穷部填步虚词寀地曹靖华持斋冲操冲满搥背辞令赐饔大悲打出手大段奠飨东秦防贼覆视俯瞩戆僻公俸公设攻心为上顾省寒翠花机渐染谏说教当交泰殿井税集腋为裘拉场子蠡测黎刀流逮流民图龙修论箸马倌年流女侄抛空气雄戎幕软脚酒石策时协释疑霜根孀节斯文扫地谈僧帖息亭居闲或小包车小鹿儿洗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