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公俸的意思、公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公俸的解释

官吏的俸禄。《梁书·到溉传》:“ 蒋山 有 延贤寺 者, 溉 家世创立,故生平公俸,咸以供焉,略无所取。”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公俸”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语境,指官吏的俸禄(即薪水和福利待遇)。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公俸指古代官员因任职而获得的固定收入,包括薪金和福利。该词由“公”(指国家或公共事务)和“俸”(俸禄)组成,强调官员为国家和民众服务的职责与待遇关联。

2.历史出处

最早见于《梁书·到溉传》:“蒋山有延贤寺者,溉家世创立,故生平公俸,咸以供焉,略无所取。”。此例说明到溉将全部俸禄用于修缮寺庙,体现官员俸禄的用途与个人品德关联。

3.使用场景

4.现代意义

现代汉语中,“公俸”一词已较少使用,多被“工资”“薪水”等替代,但在研究历史或讨论古代制度时仍会涉及。

5.相关延伸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俸禄制度或具体历史案例,可参考《梁书》等文献或相关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公俸

公俸(gōng fèng)一词,拆分部首为“公”和“俸”,总计6画。其中,“公”是指公共,社会的;“俸”是指薪水、工资。公俸在古代是指官员的工资。它是一个名词,用来表示官员按照规定领取的工资收入。

来源

“公俸”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地官司徒》中。在古代,官员是由朝廷任命的,他们的工资来源于国家,因此称为“公俸”。

繁体

繁体字中,“公俸”通常写作“公餉”。

古时候汉字写法

据史书记载,古时的《甲骨文》中,公俸的写法为“公・言”。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形态逐渐演变,并且分为了左右结构,如今的写法变为了“公俸”。

例句

1. 古代官员靠着领取公俸生活。

2. 这个官职虽然很高,但是公俸却很低。

组词

1. 公论(gōng lùn):指公认的观点或意见。

2. 俸禄(fèng lù):指官员的薪水福利。

3. 公款(gōng kuǎn):指政府或公共机构使用的资金。

4. 俸薪(fèng xīn):指薪水、工资。

近义词

1. 工资(gōng zī)

2. 薪水(xīn shuǐ)

反义词

无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