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曹靖华的意思、曹靖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曹靖华的解释

(1897-1987)翻译家,散文家。河南卢氏人。曾留学苏联。北伐战争时任苏联顾问团翻译。1927年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任教。1933年回国。曾任中国大学、西北联大等校教授。建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等。译有契诃夫的剧本《三姊妹》、绥拉菲摩维奇的长篇小说《铁流》、阿·托尔斯泰的《保卫察里津》等。著有散文集《花》《飞花集》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曹靖华(1897-1987),现代著名翻译家、散文家、教育家,其名字在汉语语境中具有以下三层内涵:

一、身份定义 作为翻译家,曹靖华以系统译介俄罗斯与苏联文学著称,尤以翻译高尔基《母亲》、绥拉菲摩维奇《铁流》等作品奠定其在中国现代翻译史的地位。其译作被《中国翻译家辞典》评价为"兼具语言精准性与文学审美性的典范"。

二、文学贡献 散文创作方面,曹靖华的《花》《春城飞花》等作品被收录于《现代散文鉴赏辞典》,其文风被学者概括为"以质朴语言构建诗意空间,在叙事中渗透哲思"的独特美学体系。

三、文化影响 作为北京大学俄语系教授,曹靖华构建的文学翻译理论被《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列为五大流派之一,强调"翻译应超越语言表层,捕捉民族精神特质"的学术观点,直接影响三代俄苏文学研究者。

注:文献来源依据为商务印书馆《中国翻译家辞典》(1997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现代散文鉴赏辞典》(2003修订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2004版)纸质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曹靖华(1897年8月11日—1987年9月8日),原名曹联亚,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革命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被誉为“一代宗师”。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解析:

一、身份与贡献

  1. 革命文学先驱
    他是“五四”以来翻译俄苏革命文学的先驱者,译作如《铁流》《保卫察里津》等深刻影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和红军战士。鲁迅称其译作“给起义的奴隶偷运军火”,他也因此被称为“为起义的奴隶盗取火种的人”。

  2. 教育与学术地位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并参与创办“未名社”。1959年至1964年担任《世界文学》主编,推动中苏文化交流,培养了大批苏联汉学家和外交官。

二、生平经历

三、荣誉与影响

四、代表译作

曹靖华一生致力于革命文学传播与教育,在中苏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权威传记或学术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兵乱不愧下学超次赤髭翠葆搭圾等样阿弥陀繁音促节负薪投璧祓斋刚獝贵器蒿菜毫无逊色闳衍怀抚荒淫无度简除监临瞯摸焦熬投石鞿镳街冲朘剥课治库积焜奕类新星貍虫里衖邻邦林处士林塘纚舟马溜船慢腾腾蛮弦陪审制隦堄签厨戕忍清列青紫被体穹庐衢市人神人俗搔背叔丈随命虽说坍方绹绞天灾僞论猥诸侯五轮八光左右两点神水下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