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收粮税。《周礼·地官·载师》“凡田不耕者出屋粟” 汉 郑玄 注:“空田者,罚以三家之税粟。”
“税粟”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征收粮税的行为,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指征收粮食作为赋税,其中“税”指税收,“粟”特指谷物(尤其是小米)。这一概念常见于古代农业社会,粮食作为实物税的重要形式。
历史背景
根据《周礼·地官·载师》的记载,汉代郑玄曾注解:“空田者,罚以三家之税粟”,说明当时对荒废农田的处罚措施涉及粮税征收。这反映了古代税制与农业生产紧密关联的特点。
词语结构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税制细节,可参考《周礼》等典籍或权威历史研究资料。
《税粟》是一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下面分别介绍这两个字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禾(hé) + 畐(fú)
笔画:9画
来源:《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上级征收赋税的谓语
繁体:稅
古时候汉字写法:税字的古代写法会有一些变体,例如“禾”和“畐”顺序互换
例句:必然的,要是你不作事情怎么能除了泥水工、除了金小妞给我买各种名牌?
组词:缴税、税务、税收
近义词:赋税、征税
反义词:免税、豁免
拆分部首:米(mǐ) + 子(zǐ)
笔画:15画
来源:古代谷物的一种,现多用于成语中表示庄稼、农田,并引申为草木茂盛的意思
繁体:粟
古时候汉字写法:子的位置会在上面,米在下面
例句:富有是他的权利,而你是通过税粟禀赋,实现了无限贪婪。
组词:谷粟、粟裕、粟米
近义词:谷物、米粒
反义词:枯萎、凋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