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九夏的意思、九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九夏的解释

(1).古乐名。《周礼·春官·钟师》:“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裓夏》、《驁夏》。” 郑玄 注:“九夏皆诗篇名,颂之族类也。此歌之大者,载在乐章,乐崩亦从而亡。”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九夏乐章》:“九夏皆门庭之乐也。《周礼·大司乐》:‘王出入则令奏《王夏》;尸出入则令奏《肆夏》;牲出入则令奏《昭夏》。’出入,谓出门入门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祀九宫贵神乐章》:“金奏九夏,圭陈八薌。”

(2).夏季,夏天。 晋 陶潜 《荣木》诗序:“日月推迁,已復九夏。” 唐 太宗 《赋得夏首启节》:“北闕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九夏则神耗气索,力难支体。”

(3).九州华夏。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回:“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九夏在汉语词典中有三重含义,分别涉及时间划分、古代乐舞和建筑名称:

一、夏季的别称

指夏季的九十天,源于古人对季节的划分。东汉刘熙《释名·释天》载:“夏,假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九夏,长夏也。”古人将夏季分为三旬(孟夏、仲夏、季夏),共九十日,故称“九夏”。此用法多见于诗文,如陶渊明《荣木》诗序:“日月推迁,已复九夏。”

二、周代乐舞名

《周礼·春官·钟师》记载:“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郑玄注:“九夏皆诗篇名,颂之族类也。”九夏包括《王夏》《肆夏》《昭夏》等九支乐章,用于祭祀、宴飨等重大仪式,体现周代礼乐制度。此说可见于清代孙诒让《周礼正义》考订。

三、西晋宫殿名

《拾遗记·晋时事》载:“(武帝)筑九华之台于后园,名曰九夏。”晋武帝司马炎修建的“九夏台”是宫廷园林建筑,象征帝王威仪。唐代类书《初学记》卷二十四引《晋宫阙名》亦收录此名。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 [汉]刘熙. 《释名》[O]. 中华书局点校本.
  3. [周]周公旦. 《周礼》[O]. 十三经注疏本.
  4. [晋]王嘉. 《拾遗记》[M]. 中华书局校注本.
  5. [唐]徐坚. 《初学记》[M]. 中华书局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九夏”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古乐名(周代礼乐)

指周代宫廷的九种乐曲,主要用于重大仪式场合,如帝王、宗庙祭祀等。根据《周礼·春官·钟师》记载,九夏包括《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裓夏》《骜夏》。这些乐曲在周代礼乐制度中具有重要地位,但随战乱逐渐失传。

二、夏季的代称

古代文献常以“九夏”指代整个夏季或炎热时节,例如:

三、九州华夏的简称

近代文学中,“九夏”被引申为中国的代称,例如《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回:“九夏沸腾”指中国局势动荡。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跋胡蚌蜃冰奁采邑差量倡工冲星刺眼大汶口文化淡不剌颠播凋歼雕玉笃速独完佛手瓜恭士棺材穰子害愁恒毛哼气合子菜红炉货贡静緑空载匡持狂慧令式毛发不爽麻苇明济悯默莫可奈何粘糊糊藕合庞眉鹤发盘嬉清尚罄述侵恼雀生绕弯子容让三日成魄三谢睒闪石狮市帅道探条天睿条命停妻娶妻王会图网蜽微难尾尾乌蒙务头洗颈就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