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相问的意思、相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相问的解释

(1).互相赠送。《礼记·杂记下》:“相问也,既封而退。” 郑玄 注:“相问,尝相惠遗也。”《国语·吴语》:“王乃之坛列,鼓而行之,至於军,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以环瑱通相问也。’” 韦昭 注:“问,遗也。通,行赂以乱军。”

(2).询问,质问。《水浒传》第二四回:“那厮一定强不过我!且慢慢地相问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相问”的汉语词典释义详解

“相问”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用于书面语或特定语境。其核心含义指互相询问、探问,强调动作的双向性或交互性。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其释义可细分为以下几点:

  1. 互相询问;探问

    这是“相问”最基础的含义。“相”表示彼此、交互,“问”即询问、打听。指双方或多方之间互相提出问题、了解情况。

    例:邻里相问,方知原委。

    来源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收录此义项为基本解释。

  2. 表示问候、慰问

    由“询问”引申,特指带有礼节性或关怀性质的问候、探访。常用于表达关心、关切之情。

    例:久未相见,特来相问。

    来源参考:《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在“问”字条下,提及“相问”可表“互相问候”。

  3. 特指聘问,古代诸侯国间派使者问候致意

    在古代礼仪制度中,“相问”是“聘问”的一种,属于诸侯国之间礼节性的、层次较轻的相互访问或遣使问候,区别于更正式的“朝”、“聘”。

    例:《礼记·王制》:“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郑玄注:“比年,每岁也。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朝则君自行。然此大聘与朝,晋文霸时所制也。虞夏之制,诸侯岁朝。周之制,侯、甸、男、采、卫、要服六者,各以其服数来朝。” 其中“聘”即包含“相问”之意。

    来源参考:此义项及例证见于《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可参考国学导航相关典籍)及《辞源》(商务印书馆)对“聘”的解释。

“相问”的核心在于“互”与“问”,即双向的交流行为。其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既可指日常的互相打听,也可指礼节性的问候,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指代诸侯国间的外交礼节。

注:现代汉语中,“相问”一词使用较少,其含义多被“互相询问”、“互相问候”等短语替代。

网络扩展解释

“相问”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根据语境和文献记载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基本含义

  1. 互相赠送(礼物或物品)
    这一含义源自古代礼仪,如《礼记·杂记下》记载:“相问也,既封而退”,郑玄注解释为“尝相惠遗也”(即互相馈赠)。另《国语·吴语》中也有类似用法,指通过礼物传递情谊或达成某种目的。

  2. 询问或质问
    多用于对话场景,如《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中“那厮一定强不过我!且慢慢地相问他”,此处指通过询问探明真相或表达质疑。


二、延伸与使用场景


三、权威文献参考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例句分析,可参考《礼记》《国语》原文及相关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保完八砖贬弃疵驳淙淙簜节遏私方正字风动工具凤尾草附书该阂勾哄乖紊归妹归葬鹤几狐不二雄架得住肩峰坚刃纪昌蒺藜镜变景候霁日可愧崆峒愧惭来去无踪料堆路障卖服满盈暮子便嬖帡帏齐絜沁园春凄豓欺羽禳避然犀濡鹈萨薄势威四溟四裴私视孙金谈优田禾铁叶车涕滂侻失嵬岌五猖无救无軏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