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草蓐的意思、草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草蓐的解释

(1).草席;草垫子。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庶人即草蓐索经,单藺籧篨而已。”《左传·宣公十二年》“军行,右辕,左追蓐” 晋 杜预 注:“在车之右者挟辕为战备,在左者追求草蓐为宿备。”

(2).指产褥。(坐)月子。《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二》:“皇后方在草蓐,未任就路,欲以十月幸 洛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草蓐(cǎo rù)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字源与基本释义

  1. 字义分解

    • 草:指草本植物,引申为粗糙、简易之物。
    • 蓐:《说文解字》释为“陈草复生”,本义为铺垫的草席,后专指产妇的床铺。

      合称“草蓐”即指以草编织的坐卧垫具,尤指古代产妇分娩时使用的草席。

  2. 核心含义

    狭义指产妇的产褥(分娩时所卧草垫),广义引申为产后休养的时期(即“产褥期”)。

    :《本草纲目·草部》载“产妇蓐劳,寒热如疟”,其中“蓐”即指产后阶段(来源:李时珍《本草纲目》)。


二、文化语境中的引申义

  1. 代指分娩过程

    古语“坐蓐”“在蓐”均指临产状态。如宋代《太平圣惠方》载:“妊娠坐草蓐,心腹痛。”(来源:官修医书《太平圣惠方》)。

  2. 中医术语“蓐劳”

    指产后因气血耗损所致的虚劳病症,属中医妇科范畴。如《妇人大全良方》论及“蓐劳由产伤气血所致”(来源: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三、现代使用与语义变迁

现代汉语中,“草蓐”一词已罕用,其概念被“产褥期”“月子期”取代。但在研究中医古籍、历史文献或方言时仍具学术价值。例如:


权威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校订本)
  2.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3.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中医古籍出版社)
  4. 民俗学专著《中国生育礼俗考》(北京大学出版社)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建议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或专业学术数据库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权威资料,“草蓐”一词的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草席/草垫子
    指用草编织的席子或垫子,常见于古代生活场景。如《盐铁论》记载普通人用草蓐为卧具(),《说文解字》也将其本义解释为“草席,所以荐生”()。

  2. 产褥(坐月子)
    引申为产妇分娩时使用的草垫,后代指产后休养期。如《左传》杜预注提到“草蓐”为宿营垫具,后与生育场景关联()。

二、文化引申
古代医书常以“蓐”指代产房或产后调养,如“临蓐”一词即源于此()。

三、读音纠正
“蓐”的正确读音为rǔ(上声),而非常见的误读“rù”()。

四、文献出处
该词在《礼记·内则》《盐铁论》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反映了古代生活与生育文化()。

别人正在浏览...

标押裨海庇冒层级陈臬弛缓心塞蹙戎黛娇递人翻滚滚覆瓶附社伏线赋有格杀归骖豪放不羁毫锥合明峆崉花不愣登黄甘甘脚子货罽宾讥忿尽好急絃祭献均派肯认枯鱼衔索兰驒累世流香论隲面巾纸面沙米汤僻典劈腿强占蚑蛲轻鲜劝诲屈打成招蘘荷僧腊食变星世况十率曙天俗论谈天说地替漏土系危石五县小酌鞋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