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籀篇》的省称。相传为 周 代教学童识字的字书。《汉书·平帝纪》:“徵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鐘律、小学、《史篇》……教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軺传,遣诣京师。”《汉书·王莽传上》:“徵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
史篇是汉语中对古代字书《史籀篇》的专称,特指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识字课本之一,具有文字学与文献学的双重意义。以下是详细释义:
史篇即《史籀篇》,相传为周宣王太史籀所编,收录大篆字体,是古代“小学”(文字训诂之学)的核心文献。其内容以四言韵文编排,兼具识字教材与字体规范功能,代表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文字系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明确记载:“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印证其历史地位。
后世以“史篇”泛指字书或识字启蒙读物。如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称“童蒙诵《史篇》”,即指基础文字学习材料。
因《史籀篇》用大篆书写,故“史篇”亦成为大篆字体的代称。王国维《观堂集林》考订:“《史籀篇》文字,秦之籀文,即周秦间西土文字”,说明其字体特征。
《史籀篇》虽原书已佚(仅存《说文解字》收录的223字),但作为汉字演进的关键节点,其残存字形为研究大篆向小篆的演变提供了实证。文字学家裘锡圭指出:“《史籀篇》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前最重要的字书,直接影响秦系文字系统”。
参考资料
“史篇”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解释:
百弓霸迹步人后尘漕庾承蒙趁愿从命打勾丹愚搭桌滴骨隄火顿顿房官防团割切狗腿子衮服过段豪宠诃难后脑勺讲蒙枧水矜高就亲可敦快意当前雷厉霤奥龙榻懑闷磨兜鞬牧畜女长当嫁攀依鹏鵾剽掠屏间孔雀遣具求借取履攘磔闰统三蛇羹山牌烧纸马失鞚收誉衰鬓霜鼙霜营水俭疏音跳河条直停妻娶妻通爱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