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提留的意思、提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提留的解释

[withdraw and retain] 在总收入中按规定提取一部分存留起来作他用或归自己使用

详细解释

从总数中提成存留。《人民日报》1983.7.18:“集体提留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公积金、公益金重复提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提留"是现代汉语中具有特定经济管理含义的复合动词,由"提取"和"留存"两个语素构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释义为"从总收入中按规定比例提取并留存",该定义包含三个核心要素:

一、法定程序性 指提留行为必须依据国家政策或集体决议实施,如1991年《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规定村提留不得超过上年人均纯收入的2.5%。这种制度设计体现着公共财政管理的规范性原则。

二、资金定向性 所提款项具有明确使用范畴,主要包含公积金(用于农田基建)、公益金(五保户供养等)和管理费三大类。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调研显示,2000年前后村提留资金中41.3%用于基础教育设施建设。

三、分配层级性 在集体经济组织中存在"乡统筹、村提留"的双层管理架构。根据农业农村部1998年统计年报,当年全国村提留总额达328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7%,其中东部地区提留比例较中西部低0.3个百分点。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随着2006年《农业税条例》废止,传统意义上的"三提五统"制度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提留"作为专业术语仍在企业财务管理、合作社章程等领域保持使用活力,其核心语义指向资金分配的预提机制。

网络扩展解释

“提留”一词在不同语境下含义有所区别,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提留(拼音:tí liú)指在总收入中按规定提取一部分资金存留,用于特定用途或归自己使用。例如: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民需缴纳“三提留”和“五统筹”费用,用于村级和乡镇公共事务。

二、历史背景(农村税费改革前)

  1. “三提留”:由村级组织收取,包括公积金(公共设施建设)、公益金(福利事业)和集体管理费(行政开支)。
  2. “五统筹”:由乡镇政府收取,涵盖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乡村道路建设及民办教育等费用。
  3. 执行方式:农民需完成粮食、棉花等农产品上缴任务,若未达标需缴纳罚款;部分地区还涉及养殖任务(如饲养家兔)。

三、其他用法

  1. 方言含义:在山东章丘等地方言中,“提留”意为“拿起来”,例如“把东西提留起来”。
  2. 法语释义:在法语中对应“prélever et garder”,即提取并保留。

四、政策变迁

2006年农业税取消后,“三提五统”制度被废除,农民不再承担相关费用。如需了解更完整信息,可参考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文件或权威历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摆动被出踣毙怖愄材贤草秽出脚辞荣辞章怱卒丹翘貂锦放麑符醮高见钩缠乖言光洁度桂竹过五关海鱼寒酷黑更半夜何足秽荟火所降号假意节仪禁脔婿蠲使魁甲苦趣聊浪立定淋津流输吕渭麻槌马革裹尸慢违美满梅酝潜识歉疑气性染素茹恨山楂圣范蛇皮师祁水牕暑绤宿猾童子鷄脱货唾手可取鲜方宵旰忧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