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竹的意思、桂竹的详细解释
桂竹的解释
竹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五十里,曰 云山 ,无草木。有桂竹,甚毒,伤人必死。” 晋 戴凯之 《竹谱》:“桂竹高四五丈,大者二尺,围阔节大,叶状如甘竹而皮赤, 南康 以南所饶也。”
词语分解
- 桂的解释 桂 ì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别称:桂剧。桂系军阀。 〔桂花〕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椭圆形,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供观赏,亦可做香料,通称“木犀”;简称“桂”,如“金桂”,“桂子飘香”、“桂轮
- 竹的解释 竹 ú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
网络扩展解释
桂竹是一种禾本科刚竹属植物,具有以下特点:
一、植物学特征
- 形态:秆高可达12-20米,直径4-16厘米,节间长12-40厘米,幼秆呈粉绿色,成熟后转为深绿或棕绿色。地下茎为单轴散生型,竹秆表皮坚硬,抗弯强度大,适合制作竹编器具。
- 叶片:叶披针形,叶鞘无毛,每小枝初生5-6叶,后保留2-3叶。
二、分布与生长
主产于中国黄河以南地区,台湾中北部海拔100-1500米区域也有分布,部分文献称其为台湾特有种。适应性强,常见于山地或丘陵地带。
三、用途与经济价值
- 竹材:秆质坚硬致密,可用于建筑、农具(如扁担、旗杆)、竹器编织(米篮、鱼篓等)。
- 食用与绿化:笋可食用,同时是优良的绿化树种。
四、其他记载
《山海经》等古籍提到桂竹“甚毒,伤人必死”,但现代文献未明确提及毒性,可能为古代特定描述或误解。
五、文化延伸
成语“桂竹”象征才华与品德兼备之人,但此用法较少见,多见于文学比喻。
若需进一步了解学名差异(如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与 P. reticulata 的分类争议),可参考植物学专业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账号额度使用完毕,请更新
别人正在浏览...
白石先生暴悖报请便悁逼越波喳不见圭角鉏鹤丹溜刀柄殿舍滴笃班恩家枋国匪劣封皮该悉购买归宗孤行和风细雨后藏伙够互易剪帖郊籍角剑经院鸡啼可地夸官窋室廉人列岳漏水穭生蠓虫冥思苦索木魅扭捽鹏抟屏落铅粉起点轻脱上通绍统沈漫设中食葚世统释宥松柏之志睢呿帑臧洼然魏象香培玉琢县首小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