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 淮 船戶稱農曆三月的東北風為鳥信。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七月八月有上信,三月有鳥信,五月有麥信,暴風之候有抛車雲,舟人必祭婆官而事僧伽。”
“鳥信”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指江淮地區船戶對農曆三月東北風的特定稱呼。這一含義源自唐代文獻記載,如李肇《國史補》提到:“三月有鳥信,五月有麥信”,描述了古代船民根據季節風向規律進行航運活動的現象。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引申為“不可靠的消息或來源不明的傳聞”,比喻像鳥叫聲一樣難以捉摸的信息。例如:“這種小道消息不過是鳥信,不可輕信。”
(注:此引申義未見于《漢典》等高權威古籍類辭書,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擴展解釋。)
建議需要嚴謹考據時,優先參考《國史補》《漢典》等古籍或權威辭書的原始釋義。
《鳥信》這個詞源于鳥的行為,它指的是一種特殊的信號傳遞方式,即鳥類通過發出特定的聲音或行為來進行溝通和傳遞信息。
《鳥信》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鳥”和“信”,其中“鳥”為部首,表示與鳥相關的含義;而“信”則是整個詞的意義核心,表示信息或信號的含義。根據筆畫的計算,整個詞的總筆畫為12畫。
《鳥信》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如《史記》、《山海經》等。在古代,人們觀察到鳥類在繁殖、尋找食物、建築巢穴、危險警戒等方面會發出特定的聲音和表現出特定的行為,因此賦予了這些行為一定的意義,并用來形容人類之間的信息傳遞和溝通方式。
《鳥信》的繁體字為「鳥信」,其中「鳥」為繁體字的「鳥」,而「信」的形狀和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很多不同于現代的變體。對于《鳥信》一詞,其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如「鳥訊」或「鳥訊息」等類似的形式。
以下是一些使用《鳥信》的例句:
1. 他們之間的溝通幾乎完全依靠鳥信。
2. 在森林深處,鳥信傳遞着生死攸關的信息。
3. 通過鳥信傳遞的情報,成功解救了被困山區的隊員。
《鳥信》可以組成一些相關詞語,如:
1. 鳥語:鳥類發出的特定的語言和聲音。
2. 鳥巢:鳥類用來築巢的結構。
3. 信號:傳遞特定信息的标志或載體。
《鳥信》的近義詞包括:鳥語、鳥調。
《鳥信》的反義詞包括:人信、文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