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寒具的意思、寒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寒具的解釋

(1).一種油炸的面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餅法》:“環餅,一名‘寒具’;截餅,一名‘蠍子’。皆須以蜜調水溲麪。若無蜜,煮棗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餅美脆。” 唐 張彥遠 《曆代名畫記·論鑒識收藏購求閱玩》:“昔 桓玄 愛重圖書,每示賔客。客有非好事者正飡寒具,以手捉書畫,大點污。” 宋 陸遊 《西窗》詩:“看畫客無寒具手,論書僧有折釵評。”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部四·寒具》:“ 林洪 《清供》雲:寒具,撚頭也。以糯粉和麪,麻油煎成,以糖食之。可留月餘,宜禁煙用。觀此,則寒具即今饊子也。以糯粉和麪入少鹽,牽索紐撚成環釧之形,油煎食之。” 清 趙翼 《題黃陶庵手書詩冊》詩:“摩挲忍污寒具油,激賞欲浮大白酒。”

(2).禦寒的衣物。《太平廣記》卷三三八引 唐 戴孚 《廣異記·朱自勸》:“﹝ 自勸 ﹞謂婢曰:‘方冬嚴寒,聞汝和尚未挾纊,今附絹二匹,與和尚作寒具。’婢承命持還,以絹授尼。”《宋史·文苑傳六·劉恕》:“﹝ 恕 ﹞自 洛 南歸,時方冬,無寒具。 司馬光 遺以衣襪及故茵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寒具”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油炸面食
    指一種傳統油炸食品,形似現代“馓子”。以糯米粉或面粉為主料,加鹽、蜜等調味,搓成細條後挽曲成環狀或麻花狀,經油煎炸制而成。其特點是香脆,可長期保存,常用于寒食節禁火期間代餐,故得名“寒具”。

  2. 禦寒衣物
    另一層含義指代禦寒的衣物或用具,如《宋史》中提到的“無寒具”即指缺乏禦寒衣物。


二、曆史與文化背景


三、延伸意義


“寒具”一詞既指向特定節令食品,也涵蓋禦寒用具,體現了古代生活與飲食文化的交融。若需更完整的曆史文獻或食譜細節,可參考《齊民要術》《本草綱目》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寒具的意思:

寒具可以指寒冷的工具,也可以指防寒的用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寒具的部首是⻑,總筆畫數為12。

來源:

寒具這個詞是由“寒冷”和“工具/用品”兩個意思組合而成的。

繁體:

繁體字“寒具”保持不變,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寫“寒具”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保持了現代漢字的構造和意義。

例句:

1. 忘記帶寒具的登山者很容易受凍。
2. 這家店賣的寒具質量很好,可以很好地保暖。

組詞:

防寒具、寒具商店、戶外寒具、冬季寒具等。

近義詞:

防寒用品、取暖工具、保溫物品。

反義詞:

夏季用品、制冷設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