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antity] 事物的多少
産品質量不高,數量再多也沒用
(1).事物的多少和長短。《周禮·夏官·量人》:“凡祭祀饗賓,制其從獻脯燔之數量。” 鄭玄 注:“數,多少也;量,長短也。” 孫诒讓 正義:“《叙官》注雲:量猶度也。故長短亦謂之量。”《藝文類聚》卷七六引 北周 王褒 《善行寺碑》:“塵沙日月,同渤澥之輪迴;百億鑯圍,等閻浮之數量。”
(2).指事物的多少。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電影,是藝術,更加是工藝和科學,數量和質量,不要再那麼寒伧了。”
“數量”是一個漢語詞彙,指事物在數目、多少或規模上的具體表現。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2. 不同語境下的含義
3. 相關詞彙對比
4. 使用示例
該詞在口語和書面語中均廣泛使用,是描述客觀存在的重要維度之一。
數量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表示事物的總體個數或者程度、大小的多少。它的拆分部首是量和又,總共有6畫。數量一般用于描述或統計事物的多少。
數量一詞最早來源于古代漢字演變過程中的甲骨文。在甲骨文中,數量的字形由由兩個部分組成,左邊的“量”部分表示度量,右邊的“又”部分表示替代。“量”部分指示了字的意義,而“又”部分則起到了象形補充的作用。
在繁體字中,數量的字形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數量的字形稍有變化。在小篆字形中,“量”部分的上方為一個“凡”字的形狀,下方則為三個橫畫相連的一字橫。而右邊的“又”部分則與現代字形一緻。
1. 這家商店的銷售數量十分可觀數。
2. 他一分鐘可以跳繩的數量達到了100個。
數量詞、數量單位、數量化、數量級
多少、數目、數額
質量、品質、貧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