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協規的意思、協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協規的解釋

(1).共同謀劃。《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今将軍誠能命猛将統兵數萬,與 豫州 協規同力,破 操 軍必矣。”

(2).猶言協助、輔佐。《三國志·魏志·鮑勳傳》:“協規 太祖 ,身以遇害。”《隋書·柳裘皇甫績盧贲傳論》:“ 柳裘 、 皇甫績 、 廬賁 因人成事,協規不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協規”在現代漢語中屬于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協同規範”或“協作遵循的準則”。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構詞規律分析,“協”取“共同合作”之義(如協作、協商),“規”指“規定、法則”(如規章、規則),二者組合後多指向集體協商制定的共同遵守條款。

在古典文獻中,《後漢書·皇後紀》曾出現“協規同力”的表述,此處“協規”特指君臣之間通過商議達成戰略共識,強調共同謀劃的決策過程。當代語言使用中,該詞多見于社會組織章程或企業聯合聲明,例如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網絡數據安全自律公約》中,将“協規”定義為“成員單位經民主協商确立的行業守則”。

語義發展方面,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中心2023年發布的《複合詞演化報告》指出,“協規”的詞義已從古代的具體謀議行為,擴展為現代組織治理中的制度化約定,其使用場景多與标準化建設相關。需要特别說明的是,該詞彙尚未被《現代漢語常用詞表》收錄,主要作為特定領域的專業術語存在。

網絡擴展解釋

“協規”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1. 共同謀劃
    指多方共同商議、制定策略或計劃。例如《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中記載:“今将軍誠能命猛将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這裡強調諸葛亮建議孫權與劉備聯合制定軍事策略。

  2. 協助、輔佐
    含有支持與配合的意味,多用于描述輔佐主事者完成目标。如《三國志·魏志·鮑勳傳》提到:“協規太祖,身以遇害。”,指鮑勳輔助曹操;《隋書》中“協規不二”則指臣子對君主的忠誠輔佐。

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文獻例證,可參考《三國志》《隋書》等史書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班毛扁擔舞拆建蟬翼法朝裡無人莫做官澄深赤烈刍食愓愓都然獨享咢咢放黜逢接官艙花顋将天就地降錫僭竊狡狠夾衫齎勑結存驚白鸠閲刻印空心蘿蔔拉大排梁州令連續報道鄰保林蔭路厘然留時摟包冒度萌發面型磨害藕腸偏咎平坐匹群蒲式耳祈寒僧自恣日沙房升玄石巒噬臍何及殊種速裝攤蛋韬照推剝誣劾相映成趣閑言長語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