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叩刀的意思、叩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叩刀的解釋

謂拔刀稍稍出鞘。《資治通鑒·陳文帝天嘉元年》:“武衞 娥永樂 ,武力絶倫,素為 顯祖 所厚,叩刀仰視,帝不睨之。” 胡三省 注:“叩刀者,拔刀離削纔寸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叩刀”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拔刀稍稍出鞘的動作,通常表示威懾或戒備狀态。該詞來源于古代文獻,描述刀刃僅離鞘寸許(約3厘米),未完全拔出。


二、出處與例句

  1. 曆史文獻
    出自《資治通鑒·陳文帝天嘉元年》,記載:“武衞娥永樂,武力絶倫,素為顯祖所厚,叩刀仰視,帝不睨之。”
    胡三省注解:“叩刀者,拔刀離削纔寸許。”即刀刃僅出鞘一寸左右。

  2. 動作描述
    強調一種蓄勢待發的姿态,常用于表現武将或護衛的警惕性,兼具威懾與防禦意圖。


三、字義分解


四、現代應用

該詞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語境中較少見,多見于曆史文學或影視作品,描述古代武人的動作細節。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資治通鑒》相關章節或胡三省注本。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叩刀

叩刀是一個常見的成語,意思是請教有經驗者的意見或建議,以解決問題或獲取幫助。具體來說,叩刀指的是在戰事即将發生或緊張關頭,将刀鞘敲擊一下刀身的動作,傳達給戰友勿忘戰鬥的信號。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叩刀的拆分部首為刀(刂)字旁,又有叩字旁;一共有6個筆畫。

來源

叩刀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敬公元年》這本古籍中。古代士兵在戰争中,為了傳達某種信號,會将刀鞘敲擊在刀身上,發出清脆的聲音。這個動作在當時已經成為一種默契的暗號,用來告訴戰友們要保持戰鬥的鬥志。隨着時間的推移,叩刀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尋求幫助和請教意見的象征。

繁體

繁體字“叩刀”為「叩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法中,叩刀的字形稍有變化。 刀字在古代寫法中,刀刃向左側傾斜,而今天的寫法則是刀刃朝右側傾斜。

例句

他遇到問題時,會找老師叩刀請教。

組詞

請教、求助、尋求、征詢

近義詞

請教、問候、咨詢、請示

反義詞

獨斷、自行其事、自作主張、孤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