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漢甘露鼎的意思、漢甘露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漢甘露鼎的解釋

漢宣帝 所鑄之鼎。 宋 高似孫 《緯略·漢甘露鼎》:“ 宣帝 甘露 元年,於 華山 仙掌 鑄一鼎,高三尺,受四鬥,拟承甘露。其文曰:‘萬國伏,貽長久,鑄神鼎,承天酒。’刻以小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甘露鼎"一詞屬于中國古代青銅器專有名詞,需從字義、器物屬性及曆史背景三方面綜合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漢:指中國曆史上的漢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青銅器制作的重要時期,尤以西漢中後期器物工藝精湛、銘文内容豐富著稱。
  2. 甘露:此處指年號。西漢宣帝劉詢曾使用“甘露”作為年號,時間為公元前53年至公元前50年。青銅器上刻有“甘露”年號,表明其鑄造或使用于該時期。
  3. 鼎:中國古代重要的青銅禮器,主要用于祭祀、宴飨等重大禮儀場合。形制多為三足(或四足)兩耳,圓腹或方腹,象征權力與地位。

二、器物定義 “漢甘露鼎”特指鑄造于西漢宣帝甘露年間(公元前53-前50年),并刻有“甘露”年號或相關紀年銘文的青銅鼎。它是漢代宮廷或高級貴族用于祭祀、銘記功勳或賞賜的重器,具有明确的曆史紀年價值,是研究西漢中晚期政治、禮儀、冶金工藝及文字演變的重要實物史料。

三、曆史與學術價值 此類刻有明确年號的青銅器極為珍貴:

權威參考來源:

  1. 《辭海》(第七版):“甘露”年號釋義及漢代曆史概述(上海辭書出版社)。
  2. 《中國青銅器全集》(第12卷:秦漢):系統介紹漢代青銅器特征、分期及代表性器物,包含紀年器研究(文物出版社)。
  3. 《漢代青銅容器的考古學研究》:專著深入探讨漢代青銅鼎的形制演變、銘文内容及社會功能(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撰)。

網絡擴展解釋

“漢甘露鼎”是一個源自漢代的曆史典故,其含義和背景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漢宣帝在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鑄造的青銅鼎,主要用于承接甘露,象征國家昌盛與天賜祥瑞。該鼎後來也引申為盛大宴會的代稱,體現主人款待賓客的隆重場面。


二、曆史背景與構造

  1. 鑄造背景
    據宋代高似孫《緯略·漢甘露鼎》記載,漢宣帝為祈求祥瑞,于華山仙掌峰鑄造此鼎,鼎身刻有小篆銘文:“萬國伏,贻長久,鑄神鼎,承天酒”。
  2. 形制規格
    鼎高約三尺(約70厘米),容量為四鬥(約8升),專用于承接甘露,可能與漢代祭祀儀式相關。

三、象征意義


四、使用場景


五、辨析與争議

部分資料誤将“漢宣帝”寫作“漢武帝”,需注意區分。漢武帝(公元前141-87年在位)與漢宣帝(公元前74-49年在位)相隔數十年,鑄造此鼎的應為漢宣帝。


如需進一步了解鼎的銘文細節或漢代禮制,可參考《緯略》等古籍原文(來源:、6)。

别人正在浏覽...

百品千條牓谕璧海筞筞陳列室楚玉詞牋大概其發木奉宣賦鵩人副淨改廢感動緪瑟光秃姑恕好辭鶴困雞羣呵怒簡絜較炳禁條進退跋疐寄奴雞彜玃猱峻巘匡山來何暮罍觞冷色離俗立談之間六傅録要率任目綱内容提要逆臣賊子潘李抛拂屏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笸籮千裡猶面齊民青肚皮猢狲瓊林三孤傘頭單雄沙铫子施報倏地俟力伐玩時愒日螱飛烏蒙五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