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屬的意思、賓屬的詳細解釋
賓屬的解釋
(1).使歸順。《管子·霸言》:“霸王之形,象天則地,化人易代,創制天下,等列諸侯,賓屬四海,時匡天下。”
(2).指歸順的屬國或部落。《宋書·索虜傳》:“不圖彼朝計疆埸之小疵,不相關移,竊與師旅,亡我賓屬。”
(3).僚屬。 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公乃盛服執笏以入即事,文武賓屬,俯首聽位,各執其職。”《新唐書·循吏傳·何易于》:“刺史 崔樸 常乘春與賓屬汎舟出 益昌 旁。”
詞語分解
- 賓的解釋 賓 (賓) ī 客人:賓客。來賓。賓館。賓主。貴賓。賓至如歸。 古同“傧”,傧相。 服從,歸順:賓服。賓附。 姓。 主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 屬的解釋 屬 (屬) ǔ 同一家族的:親屬。眷屬。烈屬。 類别:金屬。吾屬。 有管轄關系的,歸類:屬于。屬下。屬地。歸屬。直屬。附屬。隸屬。 生物群分類系統上,“科”下有“屬”,“屬”下有“種”。 系,是:屬實
網絡擴展解釋
“賓屬”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個含義,結合不同文獻的釋義和用例可綜合解釋如下:
-
使歸順
指通過政治或軍事手段使其他勢力臣服。例如《管子·霸言》中提到:“霸王之形……賓屬四海”,即通過霸業使四方歸附。
-
歸順的屬國或部落
指已臣服的附屬地區或群體。如《宋書·索虜傳》記載:“亡我賓屬”,指失去原本歸順的屬地。
-
僚屬(下屬官員)
指官員的屬吏或隨從。唐代韓愈《南海神廟碑》中“文武賓屬,俯首聽位”即描述官員與下屬共同處理事務的場景。
補充說明
- 詞源解析:
“賓”本義為客人,引申為“服從”(如“賓服”);“屬”讀作shǔ時表歸屬,組合後衍生出上述含義。
- 例句參考:
宋代梅堯臣詩雲:“賓屬兩三人,從容奉評文”,此處“賓屬”指僚屬。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語境,可參考《管子》《宋書》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賓屬這個詞是指與賓主相關的人或團體。這個詞的構成由兩個部分組成,它的部首是宀和叔,它的筆畫數是8。賓屬一詞源自古代漢語,它的繁體字寫作「賓屬」。在古時候,賓屬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相似的意義。
以下是關于賓屬的一些例句:
1. 我的賓屬今天來參加我們的家庭聚會。
2. 這個會議隻允許賓屬進入。
賓屬這個詞可以和其他詞組合成新的詞或短語,例如:
1. 賓屬單位(referring to the subordinate units of an organization)
2. 賓屬關系(referr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ests and hosts)
關于賓屬的近義詞包括:房客、客人、賓客。反義詞則沒有特定的詞彙與之對應。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