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歸骨的意思、歸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歸骨的解釋

猶歸葬。《左傳·成公三年》:“以君之靈,纍臣得歸骨於 晉 。” 漢 班倢伃 《自悼賦》:“願歸骨於山足兮,依松柏之餘休。” 宋 王禹偁 《求緻仕第四表》:“屍祿之愆,累煩聖聽,實謀歸骨,詎敢要君。” 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即論身後歸骨地,儼與詩境同分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歸骨”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釋

  1. 本義:
    原指死後遺體或骨灰被運回故土安葬。這一用法最早見于《左傳·成公三年》:“以君之靈,累臣得歸骨于晉。”,後成為古代文獻中常見表達,如漢代班倢伃《自悼賦》中“願歸骨于山足兮,依松柏之餘休”。
  2. 引申義:
    在文學作品中,可比喻事物回歸本源或本質狀态。例如唐代杜牧詩句“欲歸骨已斷,何處覓香魂”,通過“歸骨”暗含對生命本質的思考。

三、用法與例句

四、文化背景

古代交通不便,客死他鄉者常希望遺體歸葬故裡,因此“歸骨”承載了深厚的鄉土情結和儒家“慎終追遠”思想。

五、總結

“歸骨”既是對生命歸宿的具象表達,也蘊含哲學層面的返璞歸真之意。其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本義與文學引申義。

(注:以上内容綜合了多個來源,完整文獻可參考《左傳》、杜牧詩作及相關詞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歸骨》的意思

"歸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死後骨骼歸于塵土,身體最終歸于塵世。這個詞常用來形容人的死亡和屍骨腐朽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歸”字的部首是彐,總共有四筆。

“骨”字的部首是骨,總共有 nine 筆。

來源和繁體

"歸骨"這個詞源于古代文獻,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在繁體中,"歸"字被書寫為「歸」,而"骨"字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歸骨"這個詞的寫法會有一些差異。在《康熙字典》中,"歸"字的寫法為「帰」,而"骨"字的寫法保持不變。這種寫法是根據古代的發音和書寫風格而确定的。

例句

1. 哀悼之情溢于言表,他說:"父親的遺骨長眠在故鄉的歸骨之地,我會永遠懷念他。"

2. 閱讀古代文獻可以了解到歸骨的儀式和中國封建社會的葬禮習俗。

組詞

1. 歸還:将歸屬于某人或某地的物品送還到原處。

2. 歸心似箭:形容急切地想回到自己的家鄉或渴望歸去的心情。

3. 歸宿:指一個人或物所歸屬的地方,也可引申為人生的歸宿。

近義詞

歸土、歸西、歸天、歸去

反義詞

生骨、離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