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書大傳》卷四:“ 伯禽 與 康叔 見 周公 ,三見而三笞之。 康叔 有駭色,謂 伯禽 曰:‘有 商子 者,賢人也。與子見之。’乃見 商子 而問焉。 商子 曰:‘南山之陽有木焉,名喬。’二三子往觀之,見喬實高高然而上,反以告 商子 。 商子 曰:‘喬者,父道也。南山之陰有木焉,名梓。’二三子復往觀焉,見梓實晉晉然而俯,反以告 商子 。 商子 曰:‘梓者,子道也。’二三子明日見 周公 ,入門而趨,登堂而跪。 周公 迎拂其首,勞而食之,曰:‘爾安見君子乎?’”後因以“喬梓”比喻父子。 明 孫仁孺 《東郭記·其妻妾不羞也》:“一雙喬梓真奇怪,老爺扮得寒酸态,還添他賢公子妝着賽。”《水浒後傳》第二十回:“我匹馬逃生,幸遇賢喬梓得解此難。”
“喬梓”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喬梓”原指兩種樹木:喬木高大挺拔,梓木相對低矮。《尚書大傳》記載,西周時期伯禽與康叔見周公時,被商子以“喬”(象征父道)和“梓”(象征子道)的形态差異,比喻父子尊卑關系。自此,“喬梓”成為父子關系的代稱。
作為名字時:
“喬梓”既是自然樹木的對照,又承載了傳統文化中的父子倫理,兼具文學意象與姓名字義。若需進一步了解取名細節,可參考姓名學來源(如、2)。
喬梓(qiáo zǐ)是一個中國姓氏,在中國較為常見。喬字的本義是高大,梓字的本義是指梓樹。因此,喬梓這個姓氏可以理解為“高大的梓樹”之意。
喬梓的拆分部首是木,分别由木和甲兩個部首組成。
喬梓的筆畫數分别是九畫和十畫。
喬梓作為姓氏的來源可追溯至中國古代。這個姓氏在中國流傳較廣,尤其在南方地區較為常見。
在繁體中,喬梓的寫法是喬梓。
喬字在古代常見的寫法有“僑”、“郻”等變體。
梓字在古代常見的寫法有“梔”、“資”等變體。
1. 喬梓先生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音樂家。
2. 他的全名是喬梓平。
3. 喬梓這個姓氏在我們家族中已經傳承了五百年。
4. 喬梓家族的人一直以聰明和正直而聞名。
喬梓并沒有常見的組詞。
喬梓的近義詞可能是其他帶有“梓”字的姓氏,例如喬李(同樣來源于“梓”樹)。
喬梓的反義詞是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