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old-fashioned and inflexible]∶固執守舊,不靈活
脾氣古闆
你瞧他那古闆樣子,從不說一句笑話
(2) [poky]∶墨守成規
隻不過是個膽小而古闆的小家夥,像個鼹鼠似地整天提心吊膽
(3) [fixed]∶(表情)死闆,呆闆
(李寶堂)又把臉恢複到原來那麼一副古闆樣子。—— 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固執守舊,不靈活。《水浒後傳》第七回:“隻是科道中有幾個古闆的官兒,定然上疏阻撓。”《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一回:“他琴棋書畫,件件可以來得,不過就是脾氣古闆些。” 曹禺 《日出》第一幕:“你有點太古闆,不結婚就不能做一個好朋友?” 楊朔 《三千裡江山》第一段:“你瞧他那古闆樣子,我跟他過了半輩子,沒聽他說過一句玩笑話。”
“古闆”是一個形容詞,主要用來形容思想、作風或行為方式過于保守、固執,缺乏靈活性和變通能力。以下是詳細解釋:
若需更多例句或語境分析,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古闆一詞指的是思想、行為、說話等方面的固執和不開放。形容一個人思想保守,不願接受新觀念和改變,拘泥于舊有的模式和作風。
古闆的部首是古字旁,由又字旁和皮字旁組成,又字旁通常在右邊。古闆的總筆畫數為10。
古闆一詞最初的含義是指木材或竹木闆條。後來,引申為人的思想、行為等不靈活,像堅硬的木闆一樣,無法彎曲。
古闆的繁體字為古闆(部首部份寫在左邊,其餘寫在右邊)。
在古時候,古闆的寫法略有不同。它的古字邊上是古字旁,闆字的上方是彡字旁。
1. 他過于古闆,不願意接受新的觀點。
2. 她始終固執于古闆的方式,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變化。
古闆化、古闆主義、古闆氣、古闆無理、古闆樣式
頑固、呆闆、守舊、固執、死闆
開放、靈活、活潑、前衛、新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