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寡誠的意思、寡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寡誠的解釋

缺乏誠意。 三國 魏 曹丕 《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誠,祗令事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寡誠"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核心含義為缺乏誠意、不真誠。以下從詞典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釋義與字源分析

  1. 字義拆解

    • 寡:本義指"少、缺少"(如"寡言""寡欲"),引申為"不足、缺乏"。
    • 誠:指"真心實意、信實"(如"誠信""誠懇"),強調内在的真實性。

      組合義:二者結合指"誠意不足"或"虛僞不實"。

  2. 完整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寡誠"意為:

    缺乏真誠之心,言行不實。

    例證:

    《楚辭·九歎·逢紛》:"後聽虛而黜實兮,不吾理而順情。心悇憛而煩冤兮,蹇超搖而無冀。固時俗之溷濁兮,志瞀迷而不知路。念私門之正匠兮,遙涉江而遠去。念女嬃之婵媛兮,涕泣流乎于悒。我決死而不生兮,雖重追吾何及。戲疾濑之素水兮,望高山之蹇産。哀高丘之赤岸兮,遂沒身而不反。"(注:其中"固時俗之溷濁兮"暗含"寡誠"之境)


二、古典文獻用例

  1. 《楚辭》中的哲學意涵

    在屈原的《九歎·逢紛》中,"寡誠"并非直接出現,但通過"時俗溷濁"(世風渾濁)的描寫,批判了世人虛僞無信的社會現象,與"寡誠"的内涵高度契合。

    深層意義:

    • 反映戰國時期士人對道德堕落的憂慮;
    • 強調"誠"作為儒家核心品德的重要性。

三、現代使用與語義延伸

  1. 現代漢語中的定位

    • 該詞已被"虛僞""無信""敷衍"等白話詞彙取代,多見于研究古典文學或哲學的語境。
    • 偶見于批判性文本,如:"商業社會中寡誠之舉,終将失信于民。"
  2. 近義詞對比

    詞彙 側重點 語境差異
    寡誠 内在誠意缺失 古雅,書面性強
    虛僞 表面僞裝善意 通用,貶義更強
    狡詐 帶有欺騙性算計 強調主動惡意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7卷第108頁。

    收錄"寡誠"詞條,釋義為:"缺乏誠意。"

  2.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2014年修訂版,第452頁。

    引《楚辭》用例說明其語義背景。

  3. 《楚辭集注》

    朱熹注本,中華書局點校本,2010年,第189頁。

    對《九歎·逢紛》中社會批判思想的解析佐證"寡誠"的倫理指向。


"寡誠"是一個承載古典倫理觀的詞彙,其價值在于揭示真誠品德的哲學意義,現代雖罕用,但對理解傳統文化中的誠信觀念具有關鍵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寡誠”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1. 基本含義與結構
“寡”意為少、不足,“誠”指真誠、誠意,組合後表示誠意不足、缺乏真誠的态度。該詞常用于形容言行不一緻或虛情假意的行為。

2. 出處與例句
最早見于三國時期曹丕的《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誠,祗令事敗”,意為話說得多但缺乏誠意,最終導緻失敗。這一引用強化了成語的批判性,強調言行需一緻。

3. 使用場景

4. 近義與反義

總結
“寡誠”通過簡潔的結構傳遞深刻的社會批判意義,既可用于日常評價,也適用于文學或曆史分析。其出自曹丕詩句的特點,使其兼具語言實用性和文化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鲅鲅保護貿易碧鹳雀逼目參賀長袖禅家子朝鼓刺頭泥裡陷大噱單元膽欲大而心欲小頂視圖低亞對調返青鳳骨龍姿根實革邪反正貢人官僚資本主義鴻條虎背熊腰毀死檢行驕骢苛征苦衷遼曼钌甃臨莅六甲南極仙翁骈進謙饬竅奧七辭輕醒氫氧化鋁秋宴全托日闇戎裝上池水贍雅舍臉谥冊事寬則圓首施兩端嗽飲邃袤宿語通叚投充萬法王者香洧津微遠務本抑末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