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薄的意思、省薄的詳細解釋
省薄的解釋
儉約。《後漢書·明帝紀贊》:“備章朝物,省薄墳陵。”
詞語分解
- 省的解釋 省 ě 地方行政區域:省份。省會。 節約,不費:省錢。省事。省吃儉用。 簡易,減免:省略。省稱。省寫。 中國古官署名:中書省(a.魏晉開始設置,總管國家政務,曆代有所沿革,唐初設“中書、尚書、門下”三
- 薄的解釋 薄 á 厚度小的:薄片。薄餅。 冷淡,不熱情:薄待。 味道淡:薄酒。 土地不肥沃:薄田。 肥濃厚深 薄 ó 義同(一),用于合成詞或成語,如“厚薄”,“淺薄”,“尖嘴薄舌”等。 輕微,少:薄禮。薄産
專業解析
"省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語境與現代使用習慣來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層意思:
-
減輕、減少(賦稅徭役等負擔)(古義為主)
- 這是“省薄”最核心的古義。“省”有減省、節約之意,“薄”有減輕、減少之意。兩字組合,強調對民衆賦稅、徭役等負擔的減輕或減免。
- 例證與來源:
- 《後漢書·循吏傳·劉寵》:“寵簡除煩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為将作大匠。山陰縣有五六老叟…人赍百錢以送寵。寵勞之曰:‘父老何自苦?’對曰:‘山谷鄙生,未嘗識郡朝。它守時吏發求民間,至夜不絕,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車以來,狗不夜吠,民不見吏。年老遭值聖明,今聞當見棄去,故自扶奉送。’寵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為人選一大錢受之。故會稽號寵為‘取一錢太守’。其清省薄如此。” (此處“省薄”指劉寵為政清廉,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 曆代史書、政論中提及輕徭薄賦政策時,常用“省薄”或類似表述(如“省徭薄賦”)。
-
節儉、儉省;刻薄、不豐厚(現代使用較少,需依語境判斷)
- 在現代漢語中,“省薄”的使用頻率較低。有時可能被用來形容用度節儉、儉省(由“省”引申),但更需注意其可能隱含的“刻薄”、“不寬厚”、“不豐厚”的意味(由“薄”引申),使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仔細辨别,避免歧義。此義項在現代規範詞典中收錄較少。
總結與使用建議:
- 核心古義: “省薄”最主要的含義是指減輕、減少(特指賦稅、徭役等經濟或勞役負擔),體現了古代仁政、愛民的思想。這個含義在曆史文獻中較為常見。
- 現代使用: 在現代漢語中,“省薄”不是一個常用詞。如需表達“減輕負擔”之意,更常用“減免”、“減輕”、“減負”等詞。若需表達“節儉”或“刻薄”之意,也分别有更常用、更明确的詞彙(如“儉省”、“節約”或“刻薄”、“吝啬”、“微薄”等)。
- 權威參考: 對于詞彙的權威解釋,可查閱: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 《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因此,在理解和運用“省薄”一詞時,應優先考慮其古義“減輕負擔”,并在現代語境中謹慎使用,優先選擇更通用、明确的替代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
“省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基本解釋
- 詞義:意為儉約,即節儉、簡約,指在生活或事務中減少不必要的開支或簡化形式。
- 拼音:shěng báo,注音為ㄕㄥˇ ㄅㄠˊ。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明帝紀贊》:“備章朝物,省薄墳陵。” 此句描述了漢明帝在禮儀和陵墓修築上主張簡樸,體現了“省薄”的用法。
用法與語境
- 適用場景:多用于描述對物質、禮儀等的節制,如“省薄開支”“省薄儀式”等。
- 近義詞:節儉、簡約、減省。
- 反義詞:奢侈、鋪張、繁複。
注意區分
- 單獨解釋“省”和“薄”時,二者含義較廣(如“省”可指行政區劃,“薄”可指厚度或情感冷淡),但合成詞“省薄”僅保留“節儉”的引申義。
“省薄”是一個具有曆史文獻依據的書面詞彙,適用于強調精簡、節約的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閉塞眼睛捉麻雀才人饞燈塵響赤腫诋辯砥操東窗事發斷發文身杜麗發憲布令飛天禍感印貴賓溷漫翦喪膠花罽車驚川戟幢卷揚機軍樂隊懇悫枯索理窟流啭鸾骖露頭妻毛尾沒情沒緒免丁蜜棗哪達内眦藕粉怯弦旗麾青屋秦醫瓊笥绮語羣紀惹口舌儒俊失期石作雙交梳篦坦承恬然橐籥外室微弱未形五丑污痕鮮澄襄助先露仙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