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真經的意思、南華真經的詳細解釋
南華真經的解釋
《莊子》的别稱。始于 唐 代。《新唐書·藝文志三》:“ 天寶 元年,詔號《莊子》為《南華真經》。”《唐會要·雜記》:“ 天寶 元年二月二十二日敕文,追贈 莊子 南華真人 ,所著書為《南華真經》。”
詞語分解
- 南華的解釋 .《南華真經》的省稱。即《莊子》的别名。 唐 賈島 《病起》詩:“燈下《南華》卷,袪愁當酒盃。”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上》:“ 莊周 《南華》,其文辭瑰崛橫放,固獨行天地間。” 林
- 真經的解釋 .道教的經書。《隋書·經籍志四》:“ 嵩山 道士 寇謙之 自雲:‘嘗遇真人 成公興 ,後遇 太上老君 ……其後又遇神人 李譜 ,雲是 老君 玄孫,授其圖籙真經,劾召百神。’”《舊唐書·玄宗紀下》:“
網絡擴展解釋
“南華真經”是道家經典《莊子》的别稱,其含義與曆史背景如下:
1.名稱由來
- 唐代天寶元年(742年),唐玄宗下诏封莊子為“南華真人”,并将《莊子》一書尊為《南華真經》。這一名稱從此成為《莊子》的官方稱謂,沿用至今。
2.内容與作者
- 《南華真經》由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莊子及其後學所著,主要闡述莊子的哲學思想、藝術觀念及人生觀,包含寓言、哲理對話等獨特文體。
- 書中提出的“逍遙遊”“齊物論”等概念,成為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并融合了“神仙學說”,被後世道教繼承發展。
3.地位與影響
- 在道教經典中,《南華真經》地位僅次于《道德經》,與《老子》《周易》并稱“三玄”。
- 其思想對魏晉玄學、唐宋文學及宋明理學均有深遠影響,被視為破解道儒關聯的重要文獻。
4.結構特點
- 現存版本共33篇,分内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内篇通常被認為是莊子親撰,外篇和雜篇可能由門人後學完成。
5.哲學核心
- 主張“天人合一”“無為而治”,強調超越世俗束縛,追求精神自由(如“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
- 提出“萬物齊一”的相對主義觀點,否定絕對的是非标準(如“辯乎榮辱之境”)。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篇章内容(如《逍遙遊》《齊物論》),可參考道教典籍或相關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南華真經》的意思
《南華真經》是中國古代道家經典之一,也被稱為《莊子》。它是中國哲學家莊子所著,是一部以道家思想為基礎的文化經典。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南華真經》的字包含了三個部首。分别是:
- 南:部首“十” + 4畫
- 華:部首“⺾”(艸)+ 9畫
- 真:部首“十” + 10畫
來源
《南華真經》一詞來源于中國文化傳統,是由莊子所著的書籍的名稱。
繁體
《南華真經》的繁體字為《南華真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以《南華真經》為例,其古時候的寫法為:
- 南:靠近現代寫法
- 華:部首“⺾”(艸)+ 9畫,結構略有變化
- 真:更加簡化,隻有3畫
例句
以下是一個使用《南華真經》的例句:
"學習《南華真經》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道家思想"
組詞
與《南華真經》相關的組詞有:
近義詞
與《南華真經》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反義詞
與《南華真經》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