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貫頤奮戟”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guàn yí fèn jǐ,以下是詳細解釋:
出自《史記·張儀列傳》:“虎贲之士跣跔科頭貫頤奮戟者,至不可勝計。”,描述士兵赤腳披發、手持兵器沖鋒的勇猛場景。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8)提到該詞有“全力以赴”的引申義,但此解釋未被主流權威詞典收錄,建議以原義為準。
可用于文學或口語中,如:“戰場上,将士們貫頤奮戟,氣勢如虹。”
《貫頤奮戟》是一個形容詞短語,意思是“注重學習知識,積極奮發向上”。它形象地比喻人們像持劍奮戟一樣,努力不懈地攻破各種學習難關,不斷進取。
《貫頤奮戟》的部首是 “钅”、“頁”、“力”、“戈”、“擊”,總共五個部首。
它的筆畫數為27畫。
《貫頤奮戟》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據說最早出自古代文學作品《左傳》。現代漢字書寫中,有些繁體字的寫法與“貫頤奮戟”相似,但不完全一樣。
在古代,漢字字形和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按照古時候的寫法,該詞可以寫成:“貫頤奮戟”。
1. 他是一個貫頤奮戟的學生,每天都會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
2.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貫頤奮戟,勇往直前。
1. 貫徹:堅持不懈地實施或執行。
2. 頤養:養護、保養。
3. 奮鬥:全身心地努力争取。
4. 奮進:積極向前發展、進取。
1. 獨具慧眼
2. 學富五車
3. 勤奮好學
4. 辛勤努力
1. 懶散無為
2. 逃避責任
3. 消極怠工
4. 蹉跎歲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