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俯首帖耳 ”。
俯首弭耳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人馴服順從、不敢反抗的樣子。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解析其含義及用法:
字面動作
“俯首”指低頭,“弭耳”指垂下耳朵(原指動物收斂耳朵),合起來描繪出恭順的姿态。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2卷,第213頁)
引申義
比喻人屈服于權威或壓力,表現出絕對的順從,甚至喪失反抗意志。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第402頁)
此成語最早見于《後漢書·馬援傳》:
“今者歸老,更欲低頭與小兒曹共槽枥而食,并肩側身于怨家之朝乎?……豈有背誕弭耳,稽颡于旗鼓之下哉?”
此處“弭耳”生動刻畫了戰馬馴服之态,後演變為形容人的順從。
來源:《成語源流大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67頁)
來源:《中華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第289頁)
多用于貶義語境,強調因畏懼或利益而喪失原則的順從,例如:
“他面對強權時俯首弭耳,全然忘卻了初心。”
語用參考:《漢語成語用法詞典》(複旦大學出版社,第154頁)
“俯首弭耳”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出自明代馮夢龍《醒世恒言·大樹坡義虎送親》:
“其虎見勤自勵到來,把前足跪地,俯首弭耳,口中有聲,似有乞憐之意。”
此處描寫老虎為求生而馴服乞憐的場景,生動體現成語的意象。
(來源:、、)
若需更多例句或拓展用法,可參考《醒世恒言》原文或權威詞典。
班指堡寨标準音弊欺參畢長幹稱奬陳久吃馄饨出號辍毫栖牍稻畦帔雕梁遞夫脯燔宮壺谷公國營漢僧晧晧黑口昏旭将命疆垣結攬解員金叵羅拘脅老姥憐愍镂骨銘心慢尤門閥明鬯默允南音滂注旁資骈雜僻介砯碣輕憐疼惜晴照氣态讓辟染濫閃蕩審度勝任愉快獸炭爽德舒揚司聰死手隋窳銅鏡托裱為主無常顯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