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翰的意思、辭翰的詳細解釋
辭翰的解釋
(1).文章,著述。《文選·王儉<褚淵碑文>》:“眇眇玄宗,萋萋辭翰。” 李善 注:“ 蔡邕 《何休碑》曰:‘辭述川流,文章雲浮。’” 李周翰 注:“言辭翰盛如草華也。” 唐 皮日休 《白太傅》詩:“誰謂辭翰器,乃是經綸賢。” 清 黃宗羲 《錢屺軒先生七十壽序》:“所謂古文者,非辭翰之所得專也。一規一矩,一折一旋,天下之至文生焉。其又何假於辭翰乎?”
(2).指書翰。《北史·房彥謙傳》:“﹝ 薛道衡 ﹞重 彥謙 為人,深加友敬。及為 襄州 總管,辭翰往來,交錯道路。”
詞語分解
- 辭的解釋 辭 (辭) í 告别:告辭。辭訣。辭行。辭世。辭别。 不接受,請求離去:辭職。辭呈。 躲避,推托:不辭辛苦。辭讓。辭謝。推辭。 解雇:辭退。 同“詞”。 優美的語言:辭藻。修辭。 講話;告訴:“請辭于
- 翰的解釋 翰 à 長而堅硬的羽毛:理翩振翰。 借指毛筆和文字、書信等:翰苑。翰墨(筆墨,借指詩文書畫)。翰藻。 筆畫數:; 部首:羽;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辭翰”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文章、著述
指詩文、文章或學術著作。例如《文選·王儉<褚淵碑文>》中“萋萋辭翰”即形容文辭繁盛如草木茂盛。唐代皮日休《白太傅》詩也以“辭翰器”比喻文學才華。
-
借指文章作手
引申為擅長寫作的人,即“文章作手”。
-
指書翰(書信)
如《北史·房彥謙傳》記載薛道衡與房彥謙“辭翰往來”,即指書信交流。
二、詞素解析
- 辭:本義為文辭、言辭,後擴展為推辭、告别等含義。
- 翰:原指長而堅硬的羽毛(如毛筆),後借代文字、書信,如“文翰”“翰墨”。
三、應用示例
- 文學領域:清代黃宗羲在《錢屺軒先生七十壽序》中強調“古文非辭翰之專”,說明其與一般文辭的區别。
- 曆史記載:唐代房彥謙與薛道衡通過“辭翰”書信往來,體現其作為溝通工具的功能。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可參考《文選》《北史》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辭翰》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下面給出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辭翰》這個詞由辶和⺧兩個部首組成,其中辶表示“走”的意思,⺧表示“鳥的羽毛”的意思。辭的筆畫數為8,翰的筆畫數為18。
來源和含義:
《辭翰》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化。辭翰原本指的是古代文人雅士用來寫文章或書信的羽毛筆。在這裡,辭意為文章,翰則是指筆。
繁體字:
《辭翰》是《辭翰》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辭翰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意義基本相同。由于古代漢字演變,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比今天要複雜一些。
例句:
1. 他字字珠玉,文采飛揚,是一位真正的辭翰之才。
2. 在古代,辭翰是士人們傳遞情感和思想的媒介。
組詞:
以《辭翰》為例,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1. 辭章(指優美的文辭和章法)
2. 辭令(指官方的口頭或書面命令)
3. 翰墨(指文人的筆墨)
近義詞:
1. 文章:指寫作的作品
2. 筆鋒:指書寫或繪畫時的技法和表現力
反義詞:
1. 語無倫次:形容言辭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2. 符號:指表示事物的符號,而非具有表達思想的文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