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斤斧的意思、斤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斤斧的解釋

(1).斧頭。《管子·乘馬》:“其木可以為棺,可以為車,斤斧得入焉。”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凡木結根於靈山,而 匠石 為之寝斤斧。” 宋 蘇轼 《築高麗亭館一絕》:“簷楹飛舞垣牆外,桑柘蕭條斤斧餘。” 郭沫若 《洪水時代》詩:“ 夏禹 ,隻把手中的斤斧暫停,笑說道:‘那隻是虛無的幻影!’”

(2).指兵器。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七:“ 宣宗 索 趙嘏 詩,其卷首有《題秦皇詩》,其略雲:‘徒知六國隨斤斧,莫有羣儒定是非。’”

(3).請人修改詩文的敬辭。 宋 範仲淹 《與韓魏公書》:“又窺諸公所賦,何以措手,然旨命丁寧,亦勉率成篇,并自寫上呈,所謂将勤補拙,更乞斤斧,免貽衆誚。”參見“ 斧正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斤斧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1. 本義:斧類工具

    從構字角度,“斤”在甲骨文中象形為曲柄斧具,本義為砍木工具,後衍生為重量單位。《說文解字》釋“斤”為“斫木斧”,而“斧”指帶有縱刃的劈砍工具。二者連用泛指伐木、加工器具,如《莊子·徐無鬼》載“匠石運斤成風”,即以“斤”指代木工工具。

  2. 比喻義:詩文修改的婉辭

    古代文人常以“斤斧”謙稱請求他人修改文章,如宋代範仲淹《與韓魏公書》中“請垂斤斧”即借工匠修木喻指潤色文字。此用法源于工具“修飾器物”的功能向“修飾文辭”的語義延伸,體現漢語“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隱喻思維。

  3. 引申義:删改與修飾行為

    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提出“必待斤削而後成材”,将“斤斧”引申為對學問的精研打磨。這一釋義融合了工具的實際功能與治學精神,成為中華文化中“精益求精”價值觀的語言載體。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斤斧”一詞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其解釋及來源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斧頭
    指砍伐工具,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管子·乘馬》記載“其木可以為棺,可以為車,斤斧得入焉”,唐代李公佐《南柯太守傳》中也有“斷擁腫”時使用斤斧的描述。

  2. 兵器
    引申為武器,如郭沫若在《洪水時代》詩中提到夏禹“暫停斤斧”,此處代指兵器。

  3. 修改詩文的敬辭
    用于謙稱請求他人潤色文章或作品,如“請人修改詩文的敬辭”。


二、延伸解析


三、讀音與字形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原文或詳細用例,可參考《管子》《抱樸子》等古籍或相關解析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凹版印刷奧略卞璞部校臭氧催趱蕩廢二三其意奮辭浮費改名換姓勾針孤貞厚德載福讙舉靃靡瓠葉羹緘唇叫化蠽蝒節上生枝急溜晉劇酒太公開略考查立本羞列宿零作利銳榴環台陸營馬材馬塵瞀芮明公正義睦族瓯脫強韌謙虛謹慎清潔輕囚情見勢屈岐陽攘取若明若昧撒眸三好掃雷艦生稻升用侍酒咷嘑銅琶鐵闆團量吻翰伍籍誤脫鄉意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