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珪組的意思、珪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珪組的解釋

(1).玉圭與印绶。引申指爵位、官職。《晉書·張軌傳論》:“綰累葉之珪組,賦絶域之琛賨。”《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既襲珪組,對揚王命。” 劉良 注:“珪,諸侯所執也;組,綬,所以繫印者也。” 唐 李缜 《奉和郎遊仙岩四瀑布》:“符守分珪組,放情在丘巒。” 清 翁荃 《田家詩拟陶》:“珪組豈不榮,日與傾危俱。”

(2).借指文武官員。《清朝野史大觀·清朝藝苑一·聖武成功詩》:“珪組充溢,髦倪抃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珪組是漢語古典文獻中具有禮制象征的複合詞,由“珪”與“組”兩部分構成。以下從語義、文化内涵及曆史用例三方面闡釋:

  1. 字義分解

    • 珪(通“圭”):《說文解字·土部》釋為“瑞玉也,上圜下方”,指古代帝王、諸侯祭祀或朝聘時手持的玉制禮器,象征身份與權力(來源:《說文解字》)。
    • 組:原指絲織的绶帶,《周禮·春官·典瑞》載“組,所以系珪”,即用于系挂玉珪的絲帶,後衍生為官印绶帶的代稱(來源:《周禮》)。
  2. 文化内涵

    古代“珪組”合用常指代官職與爵位,如《禮記·玉藻》記載“諸侯珪組以朝”,體現禮制中玉器與服飾的等級制度(來源:《禮記》)。唐代白居易《贈友》詩雲“珪組病世祿,耕桑慕田廬”,以“珪組”借喻仕途榮寵(來源:《全唐詩》)。

  3. 曆史用例

    漢代以降,“珪組”逐漸成為公文與史籍中的固定表述,如《漢書·王莽傳》載“授珪組以宣威”,指授予官印以彰顯權威(來源:《漢書》)。《宋史·輿服志》亦詳述不同品級官員珪組的材質規格(來源:《宋史》)。

網絡擴展解釋

“珪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本義
    指“玉圭”與“印绶”兩種器物。玉圭(珪)是古代貴族祭祀、朝聘時使用的禮器,象征身份;印绶(組)是系印的絲帶,代表官職。兩者結合,引申為爵位、官職的象征。

  2. 借代義
    因珪組與官員身份相關,故也代指文武官員群體。


二、文獻例證


三、相關拓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官職制度或禮器文化,可參考《晉書》《文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編發邊埸便羽擦亮眼睛常備不懈蒇工稱貸成埶傳道受業翠杓鹾政打街罵巷耳掴反霸凡事風猋耕岩供飯廣解龜台滾被滑頭畫藝會風呼嘯金華擊築人涓露老到連排料氣荔枝蜜龍姿鳳采氓蚩暮末蘋果青蓠瓊籬起賽栖烏欋推深烈赦宥壽限水調歌頭水流黃天旋地轉通疏外族頑舊輼辌五鬥粟勿甯武帷翔趨銜環雀險汙鮮耀箫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