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矩,校正圓形、方形的兩種工具;繩墨,木匠畫直線所用的工具。多比喻标準法度。《管子·七臣七主》:“法律政令者,吏民規矩繩墨也。夫矩不正,不可以求方;繩不信,不可以求直。法令者,君臣之所共立也。”《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婦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規矩繩墨,無敢出聲。” 宋 葉適 《黃觀複墓志銘》:“餘友禮部尚書名 度仲 子,檢身一以正,不中於規矩繩墨,不行也。” 清 薛福成 《叙曾文正公幕府官僚》:“其成之也,始之以規矩繩墨,繼之以斧斤錐鑿,終之以磋磨文飾。”
“規矩繩墨”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規矩繩墨”字面指古代工匠使用的工具:規(畫圓工具)、矩(畫方工具)、繩墨(木匠取直的墨線)。比喻應遵守的标準、法度或行為準則。
通過工具與法度的類比,這一成語生動傳達了規則在規範行為中的基礎作用。
《規矩繩墨》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遵守紀律、守法守規的行為,也可以指品行端正、有紀律性的人。
《規矩繩墨》這個詞由4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見(⺊)、絞絲(纟)、彳(⻊)和石(石)。它總共有17個筆畫。
《規矩繩墨》最早出自《法華經·方便品第八》,後來常用于各種古代文獻和書籍中。這個成語通過形象的詞語帶給人們一種信仰和教化的力量。
在繁體中,這個成語的拼寫為「規矩繩墨」。
在古代,這個成語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繩」字在古代會寫成「繩」,「墨」字可能寫作「墨汁」。
1. 他遵循着《規矩繩墨》,嚴守單位的紀律。
2. 這位老師教導學生要有《規矩繩墨》,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 規矩:守規矩、違反規矩
2. 繩:牽繩、束縛
3. 墨:墨水、墨迹
守紀律、遵守規則、守規矩
不守規矩、違反紀律、不守法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