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蜾蠃的意思、蜾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蜾蠃的解釋

[eumenid] 一種寄生蜂。蜾蠃屬胡蜂的統稱

詳細解釋

寄生蜂的一種。亦名蒲盧。腰細,體青黑色,長約半寸,以泥土築巢于樹枝或壁上,捕捉螟蛉等害蟲,為其幼蟲的食物,古人誤以為收養幼蟲。 漢 揚雄 《法言·學行》:“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蠃。”《文選·劉伶<酒德頌>》:“二豪侍側,焉如蜾蠃之與螟蛉。” 李善 注引 李軌 曰:“蜾蠃,蜂蟲也……蜂蟲無子,取桑蟲蔽而殪之,幽而養之,祝曰:‘類我。’久則化而成蜂蟲矣。” 清 錢謙益 《題<将相談兵圖>》詩:“指撝丑虜成沙蟲,睥睨公侯類蜾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蜾蠃(guǒ luǒ)是漢語中一個曆史悠久的專有名詞,特指膜翅目胡蜂科下的一類獨栖性昆蟲。根據《漢語大詞典》的釋義,蜾蠃體長約15毫米,頭部球形,觸角細長呈鞭狀,腹部呈紡錘形,腰細而柄狀延伸,具有黑黃相間的斑紋。古人觀察其習性時,發現其常捕捉螟蛉幼蟲作為子代食物,《詩經·小雅·小宛》即有“螟蛉有子,蜾蠃負之”的記載。

從動物分類學角度,《中國動物志》第20卷記載蜾蠃屬于蜾蠃屬(Eumenes),全球約有200餘種,中國分布約30種。其典型特征為:前胸背闆後緣平直,中胸側闆具刻點,成蟲以花蜜為食,幼蟲期則以麻痹的鱗翅目幼蟲為營養源。現代昆蟲學研究證實,雌蟲會以泥土築造壺狀巢穴,每巢僅産一枚卵,并儲備5-12隻被麻醉的獵物供幼蟲孵化後取食。

該詞在古文獻中存在異名現象,《爾雅·釋蟲》郭璞注稱其為“蒲盧”,《方言》記載江淮地區方言謂之“蠮螉”。清代郝懿行在《爾雅義疏》中特别辨析:“今驗蜾蠃純雌無雄,常取桑蟲育之,七日而化為己子”的古代認知存在生物學誤解,實為寄生行為。

網絡擴展解釋

蜾蠃(guǒ luǒ)是一種寄生蜂,其解釋可綜合為以下要點:

一、生物學特征

  1. 分類與形态
    屬于膜翅目蜾蠃科,學名Eumenes micado()。體形似蜂,頭部寬窄與胸部相近,體色青黑,腰細,翅呈深褐色帶紫色光澤。

  2. 别稱
    又名土蜂、蠮螉、蒲盧、細腰蜂。

二、生活習性

  1. 築巢方式
    用泥土在樹枝、竹筒、牆縫或建築物上築巢,巢内常貯20-30條鱗翅目幼蟲(如稻螟蛉、棉鈴蟲等)作為幼蟲食物。

  2. 食性與生态作用
    捕食害蟲幼蟲,對農作物有益,是重要的生物防治昆蟲。

三、名稱來源

其名源自植物“果臝”(即栝樓),因蜾蠃的卵形巢與果臝的橢圓形果實形态相似。

四、文化意義

古人誤認為蜾蠃“收養”螟蛉幼蟲為子,故《詩經》中“螟蛉有子,蜾蠃負之”被引申為“義子”的代稱。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分布區域(如中國北京、浙江等地)或具體捕食行為,可查看相關百科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案犯保子冰文伯姬怅然若失纏束馳薄籌商楚尾儲佐焠掌麤人殂隕叨塵雕闌訛阙負亂覆鹿蕉敷宣改籥乖度館閣氣過街老鼠骨突突恒心歡慕火刑節紀羁客舊址俊聲枯窘老班梁啟超齡夢陸梁描着模兒名位年幾槃薄闝蕩啤酒廠權埶日天子弱枝散吏少妃生活蜃器詩壁時速是以夙夕填鴨式危嶺嵬巍文溆子五男二女銜鳳鄉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