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陸梁的意思、陸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陸梁的解釋

(1).跳躍貌。《文選·揚雄<甘泉賦>》:“飛蒙茸而走陸梁。” 李善 注引 晉灼 曰:“飛者蒙茸而亂,走者陸梁而跳,謂猛士之輩。” 呂延濟 注:“陸梁,亂走貌。”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養牛馬驢騾》:“﹝馬﹞十日一放,令其陸梁舒展,令馬硬實也。” 石聲漢 注:“陸梁:即‘跳躍’。” 清 恽敬 《遜庵先生家傳》:“區區 建甯 ,不足當天下千一,顧欲藉烏合之衆,陸梁進退,與天命争衡。”

(2).嚣張,猖獗。《後漢書·皇甫規傳》:“後 先零 諸種陸梁,覆沒營塢。”《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朕以寡德,不能式遏寇虐,乃令 蜀 賊陸梁邊陲。” 宋 楊萬裡 《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詩:“隻将剽劫為喧鬧,喝放歸來儘陸梁。” 章炳麟 《頂羯羅君頌》:“ 鮮卑 以狂,西戎陸梁。”

(3).橫行無阻。《後漢書·馬融傳》:“狗馬角逐,鷹鸇競鷙,驍騎旁佐,輕車橫厲,相與陸梁,聿皇于中原。”《晉書·宣帝紀》:“設令賊以二萬人斷 沔水 ,三萬人與 沔 南諸軍相持,萬人陸梁 柤中 ,将何以救之?”

(4).地名。 秦 時稱 五嶺 以南為 陸梁 地。《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壻、賈人略取 陸梁 地,為 桂林 、 象郡 、 南海 ,以適遣戍。” 司馬貞 索隱:“謂南方之人,其性陸梁,故曰 陸梁 。” 張守節 正義:“ 嶺 南之人多處山陸,其性強梁,故曰 陸梁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陸梁”是一個多義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主要包含以下四個層面的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跳躍、躁動
    本義指跳躍或躁動不安的狀态,常見于古代文獻中。例如《甘泉賦》描述“飛蒙茸而走陸梁”,形容猛士跳躍的姿态。北魏《齊民要術》提到“令其陸梁舒展”,指讓馬匹活動筋骨。

  2. 嚣張、猖獗
    引申為行為嚣張跋扈,如《後漢書》中“先零諸種陸梁”指羌人部落猖獗作亂。

二、曆史地理概念

  1. 嶺南地域名稱
    秦代稱五嶺以南(今廣東、廣西等地)為“陸梁地”。唐人司馬貞、張守節認為此名源于當地居民“性格強梁”或“山居習性”,但現代研究(如、7)提出新解:
    • “陸梁”可能是越人自稱“駱”或“雄佬”的音譯,與族群自稱相關,而非單純性格描述。

三、其他引申義

  1. 軍事戰略要點(存疑)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攻占險要地勢”,但此用法在古代文獻中未見直接例證,可能為引申或誤讀,建議謹慎使用。

四、現代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據,可參考《史記·秦始皇本紀》《後漢書》等古籍,或查閱權威曆史語言學論文(如、7)。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陸梁》的意思

《陸梁》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指一個人在犯罪、做壞事或行為不當時被抓住并被刑罰或處罰。這個詞常用于形容犯罪分子以及他們行為不當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陸梁》是由兩個部首組成:陸(河邊)和梁(屋梁)。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3,其中陸的筆畫數為5,梁的筆畫數為8。

來源

《陸梁》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其中記載了齊國末年的一段曆史。當時,齊國國君陸賈因為貪污受賄等重罪而被處罰,由此衍生出《陸梁》一詞。

繁體

《陸梁》這個詞的繁體字為「陸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陸梁》的寫法略有不同。陸的古字形為「陸」,梁的古字形為「樑」。

例句

1. 那個小偷終于被警察逮捕,算是俗語所說的《陸梁》了。
2. 這個詐騙犯犯下的罪行太多了,必須要給他一個嚴厲的《陸梁》。

組詞

陸梁組詞示例:
- 陸續:表示按順序一個接一個的出現。
- 梁柱:指房屋、橋梁等構築物的主要承重支撐部分。

近義詞

近義詞示例:
- 抓住:指成功地捉住或逮捕某人。
- 輸掉:指在競技或比賽中失利,并且被對手擊敗。

反義詞

反義詞示例:
- 安然:指沒有遭到任何威脅、危險或傷害而平安無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