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果蠃的意思、果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果蠃的解釋

細腰蜂。又名蒲盧。《爾雅·釋蟲》:“果蠃,蒲盧。” 郭璞 注:“即細腰蜂也,俗呼為蠮螉。” 王國維 《爾雅草木蟲魚鳥獸名釋例》下:“果臝、果蠃者,圓而下垂之意,即《易·雜卦傳》之‘果蓏’。凡在樹之果與在地之蓏,其實無不圓而垂者,故物之圓而下垂者皆以果蓏名之……蜂之細腰者,其腹亦下垂如果蓏,故謂之果蠃矣。” 周建人 《關于熊貓》:“古人看到果蠃(一種細腰蜂)把小青蟲捕去,封在泥房裡,遂說是孵育為己子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果蠃”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核心詞義

指細腰蜂(一種昆蟲),又名蒲盧、蠮螉(yē wēng)。其名稱源于形态特征:腹部圓而下垂,類似果實(如瓜類)的形狀。例如:


二、延伸與關聯

  1. 詞源特征
    “果蠃”由“果”與“蠃(臝)”組合而成,均與“圓而下垂”的形态相關。古代将樹上果實(果)與地上瓜類(蓏)統稱“果蓏”,而細腰蜂的腹部形似此類植物,故得名。

  2. 同音異義現象

    • 果鸁(guǒ luó):同音詞,指一種名為“工雀”的鳥類(見《廣雅·釋鳥》),需注意與昆蟲“果蠃”區分。
    • 果臝:可指栝樓(一種葫蘆科植物),如《詩經·豳風·東山》中“果臝之實,亦施于宇”。

三、文化背景

古人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常通過類比命名。例如,周建人在《關于熊貓》中提到,古人誤認為細腰蜂捕蟲封巢是“孵育為己子”,實際是寄生行為,反映了早期生物學認知的局限性。


四、總結

“果蠃”主要指細腰蜂,其命名體現了古代漢語“因形賦名”的特點。需注意區分同音詞(如鳥類“果鸁”)及植物名稱(如“果臝”)。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果蠃的意思

果蠃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包含了"果"和"蠃"兩個字。果蠃這個詞的意思指的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昆蟲。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果蠃的部首和筆畫如下:

果(部首:木;筆畫:8)蠃(部首:虍;筆畫:15)

來源和繁體

果蠃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繁體字為「果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果蠃的字寫作「果䧟」,由于字形的演變和簡化,現代常用的寫法為「果蠃」。

例句

1. 這個湖裡有很多果蠃,非常美麗。

2. 我小時候經常捉果蠃玩。

組詞

一些與果蠃相關的組詞:

果蠃群體、果蠃栖息地、果蠃生态、果蠃繁殖等。

近義詞

果蠃的一些近義詞包括:蛞蝓、水蝸牛、水蛞蝓等。

反義詞

果蠃的反義詞是陸地上的昆蟲,如螞蟻、蜻蜓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