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令的意思、國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令的解釋

國家的政令。《周禮·春官·内史》:“執國法及國令之貳,以考政事,以逆會計。” 孫诒讓 正義:“國令者,先王及今王所施之政令下畿内者,與外史掌外令,内外相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國令”是一個具有曆史語境和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國家的政令
“國令”指國家頒布的政令或法令,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周禮·春官·内史》記載:“執國法及國令之貳,以考政事,以逆會計。” 孫诒讓在《周禮正義》中進一步解釋:“國令者,先王及今王所施之政令下畿内者,與外史掌外令,内外相備。”


二、曆史官職

在隋唐時期,“國令”還是一種官職名稱,負責管理諸王、公侯等封國的政務。


三、其他用法

  1. 文學與曆史語境:常見于描述國家治理或法令的文本,如“伐罪吊人,前王高義;興亡繼絕,有國令典”。
  2. 現代延伸:部分語境中可代指國家層面的政策或法規,但使用頻率較低。

四、讀音與結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官職體系或《周禮》中的政令制度,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國令》的意思

《國令》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國家的命令或指令。它由“國”和“令”兩個字組成。

部首和筆畫

《國令》的部首是“口”,而“國”字的筆畫數為8,而“令”字的筆畫數為5。

來源

《國令》這個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政治體制。在古代,國家的統治者通過發布命令或指令來管理國家事務,這些命令被稱為《國令》。

繁體

在繁體字中,《國令》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國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國令》中的“國”字可能會寫作「囯」,而“令”字可能會寫作「令」。古代漢字的寫法隨着時間的推移發生了變化,逐漸演變為今天的形式。

例句

1. 政府發布了一份重要的《國令》,要求全體公民遵守。

2. 權威人士頒布了一項《國令》,以加強國家安全。

組詞

1. 國家命令

2. 國令法規

3. 出征令

4. 執行國令

5. 國令遵守

近義詞

1. 政令

2. 國策

3. 政策

4. 聖旨

5. 法令

反義詞

1. 個人意願

2. 自由選擇

3. 不受拘束

4. 自主決策

5. 自由行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