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活身的意思、活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活身的解釋

養活自身;保存自身。《墨子·非儒下》:“夫飢約則不辭妄取以活身,羸飽僞行以自飾。”《莊子·至樂》:“天下有至樂無有哉?有可以活身者無有哉?” 漢 揚雄 《法言·問明》:“或問活身,曰明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學角度分析,“活身”一詞具有以下兩個核心義項,均屬書面語或特定語境用語:


一、佛教術語:指僧侶的肉身

指修行者賴以生存的軀體,強調此身為修行載體,與“法身”相對。

出處與例證:

《漢語大詞典》釋為:“佛教語。猶身體。與‘法身’相對。”

如《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淨眼根……所見三千大千世界,其中内外種種諸色,雖未得天眼,而見十方活身、死身。”

此義項突出現世肉身的短暫性與修行意義,常見于漢譯佛經典籍。


二、古漢語用法:使身體存活

表“保全生命”或“維持生存”的使動含義。

出處與例證:

《漢語大詞典》第二義項:“謂使身體存活。”

如《呂氏春秋·適音》:“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特以歡耳目、極口腹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惡、行理義也……故樂之務在于和心,和心在于行適。夫樂有適,心亦有適。人之情:欲壽而惡夭,欲安而惡危,欲榮而惡辱,欲逸而惡勞。四欲得,四惡除,則心適矣。四欲之得也,在于勝理。勝理以治身則生全,以治國則福立。故適心之務在于勝理。” 其中“生全”即“活身”之同義表述。

《淮南子·氾論訓》亦有類似用法:“治國家者,先務乎活身而後求其富。” 此處強調生存為治國之本。


詞源與結構分析

“活身”屬動賓式複合詞: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 活身[EB/OL]. [引自權威辭書數據庫]
  2. 呂氏春秋·適音(卷五)[M]. 中華書局點校本.
  3. 淮南子·氾論訓[M]. 諸子集成本.

網絡擴展解釋

“活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養活自身;保存自身”,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文獻出處與引申義

  1. 哲學與倫理

    • 《莊子·至樂》提出“有可以活身者無有哉?”,探讨如何在紛争中保全生命,隱含道家順應自然的思想。
    • 漢代揚雄在《法言·問明》中強調“活身”需“明哲”,即通過智慧與審時度勢實現自保。
  2. 社會批判

    • 《墨子·非儒下》用“羸飽僞行以自飾”批評虛僞行為,指出“活身”可能伴隨道德妥協。

三、現代應用與擴展

四、總結

“活身”既包含生存本能,也涉及倫理選擇,古代多用于批判或反思,現代則擴展至抽象語境下的自保策略。需結合具體文本判斷其褒貶傾向。

别人正在浏覽...

白瑤包夥避招不儀常期瘳健儲明出人望外湊聚單挂號丹砂丸道像倒押韻大物放淤販交買名龜疇鬼陣孤技寒氷函數黃墨豁喇火繖憬然有悟金絲雀濟如俊味考責狂刀曠迥枯蒲癞癬勞平蓮華白貍蟲留存麻力明旌逆萌排律欺朦清淺青黝日理萬機三屍散勇傷诋勝利油田繩下收率首铤私人財産探籌投詞頭馬違兵衛夫人巍巾心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