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身的意思、活身的詳細解釋
活身的解釋
養活自身;保存自身。《墨子·非儒下》:“夫飢約則不辭妄取以活身,羸飽僞行以自飾。”《莊子·至樂》:“天下有至樂無有哉?有可以活身者無有哉?” 漢 揚雄 《法言·問明》:“或問活身,曰明哲。”
詞語分解
- 活的解釋 活 ó 生存,有生命的,能生長,與“死”相對:活人。 * 。活檢。活物。 救活,使人活:活人無數。 在活的狀态下:活埋。 逼真地:活脫。活像。 不固定,可移動,或處在進去狀态的:活塞(乮 )。活扣。活頁
- 身的解釋 身 ē 人、動物的軀體,物體的主要部分:身軀。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樹身。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身世。獻身。 親自,本人:自身。親身。身教。身體力行。 統指人的地位、品德:出身。身分(坣 )。身敗名裂
網絡擴展解釋
“活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養活自身;保存自身”,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 拼音:huó shēn
- 字面含義:通過行動維持生命或保全自身,常與生存困境相關。例如《墨子·非儒下》提到“饑約則不辭妄取以活身”,指人在饑餓時可能采取極端手段求生。
二、文獻出處與引申義
-
哲學與倫理
- 《莊子·至樂》提出“有可以活身者無有哉?”,探讨如何在紛争中保全生命,隱含道家順應自然的思想。
- 漢代揚雄在《法言·問明》中強調“活身”需“明哲”,即通過智慧與審時度勢實現自保。
-
社會批判
- 《墨子·非儒下》用“羸飽僞行以自飾”批評虛僞行為,指出“活身”可能伴隨道德妥協。
三、現代應用與擴展
- 成語屬性:部分詞典将其歸類為成語,強調“在困境中靈活機智求生”的引申義(如)。
- 當代語境:多用于文學或哲理性讨論,如環保議題中“低碳活身”的比喻(參考例句)。
四、總結
“活身”既包含生存本能,也涉及倫理選擇,古代多用于批判或反思,現代則擴展至抽象語境下的自保策略。需結合具體文本判斷其褒貶傾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活身
活身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由“活”和“身”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活”字的拆分部首為“⺍”,總計8畫;“身”字的拆分部首為“⺖”,總計7畫。
來源
活身一詞源于《西遊記》第51回:“要知怎生方許舍得活身。”意思是要知道如何才能保全自己的生命。
繁體
活身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活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活身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許變化,但整體上還是由“活”和“身”兩個字組成。
例句
1. 他被困在火災中,千鈞一發之際才想到如何保全活身。
2. 考試前的緊張氣氛讓他感到活身難保。
組詞
活身一詞本身已經是一個組詞,很少與其他字組合形成更長的詞語。
近義詞
活身的近義詞包括活命、保全生命。
反義詞
活身的反義詞包括喪身、不保自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