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勾軍的意思、勾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勾軍的解釋

猶征兵。 元 石德玉 《秋胡戲妻》第一折:“[外扮勾軍人上雲]上命官差,事不由己,自家勾軍的便是。今奉上司差遣着我勾 秋胡 當軍,走一遭去。”《剪燈馀話·瓊奴傳》:“君方燕爾,莫便抛離。勾軍之行,不必渠往。”《明史·朱燮元傳》:“軍民願耕者給田,且耕且守,衛所自實,無勾軍之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勾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主要含義(曆史術語)

指古代征兵制度中的征召行為,或執行征兵的官吏。這一用法多見于元明時期的文獻:

  1. 征兵行為:如《明史·朱燮元傳》提到“無勾軍之累”,指免除征兵的負擔。
  2. 征兵官吏:元雜劇《秋胡戲妻》中,“勾軍人”是奉命征兵的差役,負責将百姓征召入伍。

二、其他解釋(需謹慎區分)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勾結敵軍”,但這一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是對字面義的誤解。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避免混淆。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重編國語辭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勾軍》的意思

《勾軍》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将軍或指揮軍隊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勾軍》這個漢字由“勾”和“軍”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勾”是左邊的部首,表示挂鈎的意思;“軍”是右邊的部首,表示軍隊的意思。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0。

來源和繁體

《勾軍》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古代有關使用“勾軍”一詞的文獻并不多見。這個詞常用于描述古代君主時期的一些重要将領或指揮官。

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一般保持不變,即仍然是“勾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的變化較多,因此與現代漢字略有不同。關于《勾軍》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需要根據具體語境來确定。一般來說,這個詞在古代的雙行楷書寫法中,字形稍有差異,但整體結構和現代寫法相似。

例句

1. 這位将軍非常勇敢,是一名真正的《勾軍》。

2. 他成為《勾軍》之後,帶領軍隊取得了輝煌的戰績。

組詞

1. 軍隊

2. 軍人

3. 将領

4. 統帥

5. 戰士

6. 軍官

近義詞

1. 将帥

2. 軍長

3. 指揮官

4. 軍事領導

5. 軍事指揮員

反義詞

平民

平庸

平凡

普通人

非軍事人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