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散籌的意思、散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散籌的解釋

謂排列籌碼以計數。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儉啬》:“司徒 王戎 既貴且富,區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屬, 洛 下無比。契疏鞅掌,每與夫人燭下散籌筭計。” 劉孝标 注引 王隱 《晉書》:“ 戎 好治生,園田周徧天下,翁嫗二人,常以象牙籌晝夜筭計家資。”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散籌”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需結合文獻和權威資料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散籌(拼音:sàn chóu)原指排列籌碼以計數,主要用于財務或資源管理的場景。此義項源于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儉啬》的記載:司徒王戎雖富貴,仍與夫人深夜用象牙籌計算家産。籌碼在此處為古代計算工具,類似現代的算盤或賬本。

二、典故出處

《世說新語》提到王戎“燭下散籌筭計”,劉孝标注引《晉書》補充說明其“以象牙籌晝夜筭計家資”。這一典故生動描繪了古人精打細算的形象,側面反映了魏晉時期豪族對財富管理的重視。

三、現代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散籌”解釋為集思廣益、共同協作,強調集體解決問題的含義。但此釋義缺乏古籍直接依據,可能是基于“分散籌劃”的聯想引申,需注意區分古今用法差異。

四、使用建議

  1. 學術寫作:建議采用原始釋義,引用《世說新語》例證。
  2. 日常語境:若使用引申義,需注明為現代擴展含義,避免混淆。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散籌

散籌(sàn chóu)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散和籌。

散(sàn)是一個三點水的字,它的部首是放,總筆畫數為12。散的意思是分散、分開。拆分它的部首,放可以表示放松或釋放。

籌(chóu)是一個四點水的字,它的部首是竹,總筆畫數為12。籌的原意是一種計算工具,用來計數。在這個詞中,籌表示通過計算、打算。

“散籌”一詞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交惡而不相散籌。”意思是指人們在交惡的時候,并不會把自己的心意輕易地分散開來。

在繁體字中,散籌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字形有所不同,但意思沒有變化。例如,散在金文中的寫法較為簡化,由兩個象征散放的手并排組成。籌在金文中的寫法則是一個豎線,表示竹簡。這些字形的演變是基于象形原則。

以下是散籌在句子中的示例:

他積極散籌,希望能夠籌備好下一期的展覽活動。

組詞:散布、籌措、籌碼。

近義詞:分散、籌劃。

反義詞:集中、儲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