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踐蹂的意思、踐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踐蹂的解釋

亦作“ 踐輮 ”。踐踏;蹂6*躏。《新唐書·李密傳》:“民食興洛倉者,給授無檢,至負取不勝,委於道,踐輮狼扈。” 宋 陸遊 《泰州報恩光孝禅寺最吉祥殿碑》:“踐蹂燔燒,滌地而盡。” 明 張煌言 《挽大宗伯吳巒穉先生》詩:“一掌河山亦踐蹂,老臣霜雪正盈頭。” 清 蔣業晉 《殲賊行》:“ 河州 已陷 蘭州 危,戎馬郊原驚踐蹂。”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踐蹂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踐蹂”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àn róu,其核心含義為踐踏、蹂躏,常用來描述對人或事物的無情摧殘。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踐蹂”由“踐”(踩踏)和“蹂”(蹂躏)組合而成,強調通過暴力或壓迫手段進行破壞。例如:

    • 《新唐書》中描述百姓取糧後隨意丢棄,“踐輮狼扈”;
    • 宋代陸遊提到“踐蹂燔燒”形容戰亂中的焚燒與破壞。
  2. 引申含義
    在文學中,該詞也用于比喻對道德、文化或社會秩序的破壞,如明代張煌言詩句“一掌河山亦踐蹂”暗喻國家被侵略者摧殘。


二、用法與演變


三、近義詞與關聯詞


四、總結

“踐蹂”是一個帶有強烈負面色彩的詞彙,常見于曆史文獻和文學作品中,強調暴力或壓迫導緻的破壞。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可參考《新唐書》、陸遊詩詞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踐蹂的意思

《踐蹂》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踩踏、踐踏。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足」和「蹂」,在《康熙字典》中解釋為指踏踚而行之意。

拆分部首和筆畫

「踐」的部首是「足」,表示與腳、行走相關的意義,它的筆畫數為6;「蹂」的部首是「足」,表示與腳、行走相關的意義,它的筆畫數為15。

來源和繁體

《踐蹂》一詞的來源可追溯到《爾雅》一書,其中描述了動物行走時足跟沉重的聲音。該詞在古代常用于形容人類或馬匹的踐踏行為。在繁體字中,「踐」保持不變,而「蹂」變為「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踐蹂」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根據古代銘文、碑文等文物的發現,「踐」字曾以「踐」為形,「蹂」字則采用「鬲」字的部首。

例句

1. 他們在草地上踐蹂着鮮花,給美麗的自然帶來了破壞。

組詞

踐踏、蹂躏

近義詞

踩踏、踏遍、蹂躏

反義詞

敬畏、珍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